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科举制(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举制(用)

科举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科举的兴衰 1.科举制定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也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二字就其本义而言是分别科目、举送人才之意)。 2.科举制以前的选官制:原始社会-禅让制,西周-世袭制,春秋战国-客卿制,汉朝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清末- 科举制 3.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和衰亡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隋文帝 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并于开皇十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唐太宗 重视科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 首创殿试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唐玄宗 科举促进唐诗的发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由于,皇帝的提倡,唐朝的诗歌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唐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 唐代科举(形成,初具规模) 同以前的选官制度比较,科举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不论其出身、地位、财产如何,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完全决定于考场文章的优劣。 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作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进士科 唐初考试为“时务策”五条,后形成了杂文、贴经、策问三场考试制 杂文 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完全是测试考生的文学才华。到玄宗时杂文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且在三场考试中最为重要,因此唐人谓进士科为“词科”,后世亦谓唐“以诗赋取士”。 考试 唐代科举考试分为两级,州或府试,然后省试,试于尚书省。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考,后由礼部侍郎主考——礼部试。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叫“落第”。进士及第叫“进士第”,录取名单要放榜公布。及第第一名列于状首,称之为“状元”。及第者称主考官为“座师”,自称为主考官的“门生”。及第的人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必须再参加吏部的选试(相当于唐代的公务员录取考试),通过选试,才能做官。 《新唐书·选举志》载有吏部选试的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唐代科举:不健全的考试制度 行卷之风:唐代科举公开实行“纳卷”制度。录取时是否有名士推荐,对考生至关重要,考生即将自己平日最得意的诗文投献给当时的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此谓“行卷”一次不行,二三次再投,则称“温卷”。 宋代科举(成熟定型) 北宋吸取晚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军人骄横的教训,强调以文官治天下。文官治国体制,要求宋王朝大力发展科举,选拔大量文职人员充实各级政府机关。同时宋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之比唐代大大在了一步,从而真正完善、定型下来。 三项创新:1.礼部试主考官由皇帝任命.2.建立殿试制度 三级考试形成:解试(州、府试)——礼部试——殿试 宋代科举,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也有常科和制科。 经王安石改革后,撤消明经等“诸科”,只设进士一科;废除诗赋、贴经、墨义考试,改试“经义”、论、策;殿试仅试策一道(唐代科举考试以诗赋为重,宋代则重策论、经义)。 科举考试前期重在文学(诗赋论策),后期重在经学(明清时的八股经义),王安石废诗赋考经义,正是这一转变的枢纽 更注重经学也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 (三)制度完备 实行别头、锁院、糊名、誊录 至此,科举立法全面完善,加强了对考试环节的规范管理,清除了举荐制残余,一切以考试为准,科举制度成熟、完善、定型下来。 废除吏部选试 宋朝废除了唐朝的吏部选试环节,凡经过科举考试而及第者,即可直接授官。 宋朝严明考试法规,并大大扩充了取士名额,使科举出身成为从上到下各级官员的基本来源。 明清时代的科举(盛极而衰) 元代实行三级考试,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元朝科举主要以经义取士,不用词赋,经义考试标准则最先以程朱理学对儒家经书的解释为主(考题都是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此后经明代直到晚清改革科举制度,以理学开科取士,维持了将近600年。 所以,从元代开始,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几乎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明清时代科举的特点:科举必由学校 八股取士 1,学校 2,考试程序 在童试基础上的三级考试:A“乡试”,这是省一级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凡本省科举生员与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