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教(B).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触龙说赵太后教(B)

《触龙说赵太后》教案(B)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得无……乎”这种固定句式。 3.在反复阅读、理解中,巩固对省略句式、宾语前置句、词类活用现象的掌握。 能力目标 1.感悟、体味本文高超、雄辩的讽谏技巧。 2.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德育目标 领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质、揖、走、郄、恃、窃、不肖、没死、崩、恣”等词语的意义。 2.整理归纳“质、及、甚、少、异、为”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 2.领悟本文高超、雄辩的讽谏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和感悟课文。 2.探究拓展法。适当补充《读本》《战国策》《国语》中短小精悍的文章,作为学生延伸阅读的材料,从多方面理解课文,开拓视野。 ●教具准备 录音机、《触龙说赵太后》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卡片、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利用工具书,排除文中字词障碍。 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介绍故事背景,反复阅读课文,以读带讲,疏通文意,理清思路,体味本文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每当看到有些人用公车接送孩子上学时,每当看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时,每当听到有些父母为给孩子安排一个好的工作,谋一个“好”的前程东奔西忙,不惜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时,总会想起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威后与左师触龙之间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触龙说赵太后》。 2.俗话说:“良言一语三春暖,恶言一句六月寒”,的确,高超的说话技巧,即使在指责、劝谏对方的情况下,也会像三春的太阳温暖人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板书:20触龙说赵太后 二、介绍故事背景 《触龙说赵太后》属《战国策·赵策》。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在朝中担任“左师”职务。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说起赵威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从此赵威后威风八面,青史留名。就是这位青史留名的赵威后,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时却过于溺爱,甚至蛮不讲理。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已大不如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太后是如何考虑这件事的,触龙又是怎样巧妙地说服太后使长安君质于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 板书:说 (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三、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课文)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强谏(qiánɡ) 唾面(tuò) 盛气(shènɡ) B.恃辇(sì niān) 沟壑(hè) 膏腴(yí) C.和于身(hé) 不肖(xiào) 车百乘(shènɡ) D.老媪(wēn) 持踵(zhōnɡ) 山陵崩(bènɡ) (指名一名同学完成) 明确:答案C项。A项中“强”应读作“qiǎnɡ”。B项中“恃辇”应读作“shì niǎn”,“腴”应读作“yú”,D项中的“媪”应读作“ǎo”,“踵”应读作“zhǒnɡ”,“崩”应读作“bēnɡ”。同学们读时一定要读准字音,尽量避免上面习题中的错误。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本段为叙述语气,要读得平缓、清晰。“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句中的“新”和“急”要用重音读。“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句中“强”读为qiǎnɡ,既要重读,又要读准字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句,“有”字后要略作停顿,“唾”字要重读,要将赵太后的蛮横无礼读出来。 (指名一学生读,教师作指正,然后学生齐读) 学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起因。 提问:起因有哪些呢?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学生:“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学生:“赵氏求救于齐,齐曰

文档评论(0)

pab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