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备之清诗爱国篇(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备之清诗爱国篇(下)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之清诗爱国篇(下) 5 有感 清·蒋智由 落落何人报大仇①,沉沉往事泪长流②。 凄凉读尽支那史③,几个男儿非马牛。 【简注】①落落:豁达,开朗,气度不凡。②沉沉:深沉久远。这里指历史的久远。③支那: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地人对中国的称呼,近代日本也用来称中国。 【赏析】这首诗以悲愤沉痛的心情,哀痛国家的衰败,表达了强烈的救国愿望和不甘奴役的思想。首句发端突兀,以悬问开头:哪个胸襟开阔、气宇轩昂的人能报这大恨深仇呢?此处的“大仇”决非个人恩怨,而是指的民族恨,家国仇。因而,这一开头起笔抓人,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劈头就把读者引入悲愤难抑的感情氛围之中。次句承接开头转入叙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是近百年来,由于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腐朽,帝国主义列强乘机入侵,中国已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了。抚今追昔,诗人在对深沉久远的往事反思之余,怎么能不为国势日衰而忧心忡忡、涕泪涟涟呢?“泪长流”三字,进一步渲染了悲伤气氛,也使语气由急转缓,形成了起伏和波澜。末两句诗转入抒情性议论,更把全诗推向了高潮。诗人读尽中国历史,心情不禁更加凄凉,因为他有了一个沉痛而独特的发现:在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在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都失去了自由,堂堂男子汉们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给统治者当牛作马,忍受奴役和屈辱。若干年后,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也道破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诗人的标志和凭证,在于他说出人们所没有说过的话。”(爱默生)一首诗,总要在思想内容上给人以新的启示,在艺术手法上给人以新的感受,“若意新语工,得前人之所未道者,斯为善也”(梅圣俞)这首诗正是如此。诗人不仅有了重大而独特的发现,而且避免用直露的语言显示其新颖的立意,却故意在首句和尾句用反问句式,使全诗波澜迭起,同时更能启发读者深思,觉醒起来,拯救衰落中的中国,改变自己被奴役的处境。 ? 6 乙巳游日本绝句① 清·吴保初 万顷云涛立海滩,天风浩荡白鸥闲②。 舟人哪识伤心地,为指前程是马关③。 【简注】 ①乙巳:1905年。②天风:大风,海风。③马关:在日本本洲岛西南端。 【赏析】 这首诗是1905年诗人游历日本期间途径马关感怀往事而作。前两句写景。茫茫大海浩瀚无边,大海上空白云漫卷,远望似与大海相连。浩荡强劲的海风掀起万顷波涛,涌向日本本洲岛西南的海滩。一个“立”字,显出了白浪如山的气势。在这水天一色,苍茫空阔的云海之间,只有羽毛洁白的海鸥最为悠闲了。它不顾浪涌云飞,舒展着双翼在海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一幅多么壮阔安谧的海边风景!看到这一派和平安宁的景象,谁能想象到十年前人类社会两个国家间在此地演出的一场弱肉强食的丑剧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这两句诗描绘壮美景物,正是为了反衬下文的“伤心事”。末两句诗,即事缘情,抒发了诗人对倍受欺凌的祖国无限伤痛的情怀。诗人正凝神观赏海景时,同行的船夫为他指着前方说,再往前行一程就到马关了。船夫看来并不知道马关这地方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可是,诗人岂能不知道哩!“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袁枚《随园诗话》)“舟人哪识伤心地”的言外之意,正见出诗人对此地的刻骨铭心: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以全权大臣的身份赴日本马关议和,日方首先提出已拟好的苛刻条件,态度强横,只许李鸿章说“允,不允”两句话,一日本刺客还弹伤李的面部,李鸿章却逆来顺受,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锁,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此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如今途经此地,诗人怎能不感到椎心之痛哩!顺便指出,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径日本赴香港时,也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委婉抒写了对李鸿章卖国的深痛之情。两首诗构思可谓偶合,但比较而言,吴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更显得“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沈祥龙)因而更显出深沉蕴藉的力量。 ? 7 纪事篇 清·梁启超 猛忆中原事可哀,苍黄天地入蒿莱①。 何必更作喁喁语②,起趁荒鸡舞一回③。 【简注】 ①苍黄:本指青色和黄色。《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后因以苍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蒿莱:野草;杂草。②喁喁:低声细语。③《晋书·祖逖传》:逖与司空刘琨俱为主事,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赏析】 这首诗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诗人流亡日本期间所作。首句写诗人流亡期间,猛然忆起中国国事,不禁感到无限哀伤。中原地区是中华民

文档评论(0)

pij541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