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形体官窍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绪富 关键性问题 ?形体的概念 ?皮的功能及其与肺的关系 ?肉的功能及其与脾的关系 ?筋的功能及其与肝的关系 ?骨的功能及其与肾的关系 一、脉 脉的形质结构 脉,即血脉,也称脉管、脉道、血府,为血气运行的通道。 二、筋 筋的形质结构 筋,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腱、韧带和筋膜。为形体中一类坚韧刚劲的条束状组织。 筋附着于骨而聚集于关节 ——“诸筋者,皆属于节” 五、骨 骨,即骨骼。骨中有腔隙,内藏骨髓,故曰“骨者髓之府”。 有二块或二块以上的骨借助筋膜等的连接,并保持适度活动机能的机关,称为关节。 通过众多关节,骨与骨之间相互连接,形成骨骼系统,构成躯体的总框架。 关键性问题 ?官窍的概念 ?肾开窍于耳 ?肝开窍于目 ?肺开窍于鼻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肾为封藏之本,主司前后二阴 一、耳 结构与命名 耳,古称“窗笼”、“听户”,耳为听觉器官,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 与脏腑的联系 肾开窍于耳 心寄窍于耳 耳与肝胆、脾胃的关系 二、目 结构与命名 目,即眼睛。《内经》称其为“精明”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 ——《素问·脉要精微论》 与脏腑的联系 “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 三 鼻 结构与命名 鼻,又名明堂,为肺系的最外端,是呼吸出入之门户,气体交换之通道,兼司嗅觉,辨别香臭。并助发音。 与脏腑的联系 肺开窍于鼻 鼻准属脾 肝胆之火常犯鼻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灵枢·脉度》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 —— 《灵枢·本神》 四、口 结构与命名 口,即口腔,包括唇、齿、龈、舌、腭、颊等,为消化道的最上端,是进饮食、辨五味、泌唾涎、磨食物及助发音的器官。 察舌、验齿、观唇及询问食欲、口味等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灵枢·脉度》 脾主运化,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六、二阴 前阴是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后阴 结构与命名 含义: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 称鼻为肺之窍。 肺气和利 嗅觉灵敏 生理意义 鼻的功能正常 肺津滋润 气道通畅 外邪袭肺,多从口鼻而入 鼻塞流涕 病理意义 肺脏有病,多反映于鼻 咳喘、香臭 不辨等 在窍为鼻 鼻准属脾 脾胃在五行属土,位主中央,鼻在面之中央,故在中医诊断学面部色诊理论中,鼻为脾胃之外候所在。 脾胃功能的强弱可直接影响至肺金的盛衰。若脾胃健运如常,则肺气充沛,鼻窍通利,反之则为病。 ——“益养胃气,使阳气宗气上升鼻管则通矣。” 肝胆之火常犯鼻 肝主生发而为风木之脏,易气郁化火,风火相煽,以致肺燥,产生鼻腔干燥,鼻窍出血。 胆为中精之府,其精气上注于脑,脑下通頞,頞下通鼻。若肝胆湿热,则易上移于脑,发为鼻渊,以致素流浊涕,经久难愈。 口唇红润光泽 病理: 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淡乏味 脾虚生湿则纳呆苔腻,口甘口腻 脾有伏热、伏火,可循经上蒸于口,发生口疮、口糜之证 脾经湿热 “心主舌”,“心在窍为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舌为“心之苗”,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又极其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运行和判断心主血脉的功能。 五、舌 心在窍为舌 含义:舌为心之外候,心有变化,舌能很快地发生反应。 心经的别络、经筋上系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 生理意义 故见舌质红润,运动自如,味觉正常,语言流利。 血脉失常——舌质颜色异常,如淡白、红赤、 青紫、瘀斑等。 病理意义 神志异常——舌强,舌卷,语謇或失音。 舌质红润 心气虚则舌淡白 心阴虚则舌红绛 肺宣发卫气以外达皮毛 卫气具有滋养皮肤、抵御外邪和调节汗孔开合等功能。而卫气有赖于肺气的宣发,才能布散至肌肤,发挥上述生理作用。 卫气是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