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___喘证技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喘 证 何林熹 2.《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 3.北宋《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喘嗽》:“惟夫邪气伏藏,凝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促急”。 4.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喘促》“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5.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6·《类证治裁·喘证》认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 (四)治法 1.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喘》“治实者攻之即效,无所难亦。治虚者补之未必即效,须悠久成攻,其间转折进退,良非易出。” 2.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 喘病虚实辩证简表 虚喘辩病变脏器 喘证实证辩治简表 喘证虚证证治简表 (6)加减 痰多粘稠,加瓜蒌、射干、海蛤粉清化痰热。 痰壅便秘,喘不能卧:酌加葶苈子、大黄涤痰通腑。 痰有腥味,配鱼腥草、冬瓜子、苡仁、芦根。 身热甚,加生石膏。 口渴咽干,加麦冬、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4、痰浊阻肺 (1)证候特点: 主症: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 兼证:呕恶,纳呆,口粘不渴。 舌诊:舌苔白腻。 脉象:脉滑。 (2)病机:痰浊壅肺,肺失宣降。 (3)治法:化痰降气平喘。 (4)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为《韩氏医通》方,功能降气豁痰,消胀定喘;适用于咳嗽痰盛,喘满胸闷,不思饮食等。 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为《和剂局方》方,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咳嗽痰多,胸胀呕恶等。 二方同属祛痰剂。二陈汤为治痰之通用方,广泛用于痰湿阻肺,咳嗽痰多;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适用于咳喘气逆,胸满痰多。 (5)常用药: 半夏、陈皮、云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苍术、川朴、杏仁等。 半夏、陈皮、云苓——燥湿化痰; 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化痰降气平喘; 苍术、川朴——燥湿理脾行气。 (6)加减: 如果湿痰郁久化热;或邪热犯肺,痰热互结;或痰火素盛,咳痰黄稠,喘急面红,烦热口干,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痰热壅盛之证;治宜涤痰清火为主,方用“桑白皮汤”加入知母、瓜蒌等治之。 若痰涌量多,喘而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大黄等,使痰火下泄,肺气复降,则喘急乃平。 5、肺气郁痹 (1)证候特点: 主症:每因情志刺激而发病,发病较突然;每伴有心神失常之征。 症状表现:平素忧郁气结,复因精神刺激,突然呼吸短促,咽中不适,气憋,但喉中痰声不著。 兼证:胸闷而痛, 或伴有失眠,心悸。 舌苔:苔薄。 脉象:脉弦。 (2)病机:肝气犯肺,肺气不降,上逆为喘。 (3)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4)例方:五磨饮子加减。 五磨饮子(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壳)为《医方集解》方。 功用为辛香行气解郁,用于情志不舒而致气憋胸闷、喘急、喉中如窒等症。 (5)常用药: 沉香、降香、苏子、枳壳、代赭石、厚朴、合欢花、杏仁、枣仁、远志、夜交藤等。 沉香、降香、代赭石、厚朴、枳壳——开郁降气; 苏子、杏仁——降气平喘; 合欢花、枣仁、远志、夜交藤——宁心安神。 (6)加减: 1、气逆喘剧加旋覆花等 降气; 2、气郁夹痰加陈皮等开郁化痰。 在治疗同时,劝慰病人心情开朗,消除忧虑。 五磨饮子 开郁降气平喘 肝郁气逆 上冲犯肺 肺气不降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显,或无痰声,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肺气 郁痹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中阳不运 积湿生痰 痰浊壅肺 肺失清肃 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粘不渴,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痰浊 阻肺 桑白皮汤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邪热蕴肺 蒸液成痰 痰热壅肺 肺失清肃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粘色黄,或加有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尿黄,便秘,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痰热 郁肺 麻杏石甘汤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寒邪束表 热郁于肺 肺气上逆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气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粘稠,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表寒 肺热 麻黄汤合华盖散 宣肺散寒 风寒上受 内舍于肺 邪实气壅 肺气不宣 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粘,长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风寒 壅肺 主 方 治 法 证机概要 症 状 证 型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证(包括肺阴虚) (1)证候特点: 主症:喘促短气,动则加重,言语无力。 兼证:咳声低弱,自汗畏风,或咽喉不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