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主要行业职业危害特点和基本防范措施 一、制衣行业 (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 常见的相关疾病包括:肌骨失调、职业性哮喘、接触性皮炎、眼、鼻咽炎症、肺、鼻咽和膀胱癌、以及噪声引起的失聪。另外,工人由于吸入加热塑料时产生的烟雾、金属粉尘、铅雾、皮革粉尘、羊毛粉尘及诸如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有毒溶剂,可能会患上相关职业病。 1.肌骨失调:服装生产过程工作单调重复、速度高,通常关节姿态僵硬,使工人容易患颈部、上下肢及背部肌骨失调症。 2.化学品的危害:需进行耐久压烫整理的服装,其面料需要经过树脂处理。这种面料会散发甲醛气体。也常用四氯乙烯、三氯乙烯等清除污点。二甲基甲酰胺它常用于织物的防水处理,是一种特别危险的溶剂,可引起中毒肝脏损害。 3.噪声与振动:车缝时,电动缝纫机转动声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给制衣工人造成危害,易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 电子产品组装工艺 (1)清洗,使用酸、碱或有机溶剂,个别使用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有毒溶剂进行清洗 (2)电子装联工艺中的焊接、三防、固封工序等。 (3)激光物理因素:电子工业中,激光打孔、激光焊接、激光修值、激光定位、激光划片、激光退火等激光加工生产。 (4)电磁辐射:电子工业中大功率整机调试、雷达试验场测试、微波管热测以及高频加热设备、介质加热设备和射频溅射设备等。 (一)主要危害特点 1.铅:焊锡、装配工序可接触铅,主要产生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以及肾脏受损。 2.有机溶剂:生产中使用的松香、元件清洁剂、脏水、原料等均含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乙烯、正已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3.物理因素:调频测试等工序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 (二)基本防范措施 1、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减噪隔音、屏蔽。 2、使用防毒面罩、手套、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 3、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和控制措施。 三、制鞋行业 (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 制鞋工种繁多,在粘合和清洁鞋面时均使用多种溶剂,职业危害最重要来自粘胶。粘胶中使用苯而发生中毒多见。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致昏迷帛搐等症状;慢性接触者,最主要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甚可引起白血病。粘胶含白电油(正己烷)可引起肌力、肌张力下降,肌肉萎缩,四肢末端感觉异常。 (二)基本防范措施 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正己烷。 2.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重点做好皮肤和呼吸个人防护,作业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排毒措施。需每年体检。 3.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四、印刷行业 (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 1.印刷过程中从油墨的调制、印刷、洗板、切纸等均可产生职业病有害因素,在清洗印板过程常用“白电油”主要成分是正已烷,可发生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下肢瘫痪。 2.印刷中的有害因素(醇类,如烃类如正己烷、甲苯、二甲苯等;酮类,如丙酮、环己酮等;醚类,如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等。 -油墨:含有芳香烃类、酯类等有机溶剂。 -润版液:异丙醇是胶印机润版添加剂。 -塑料覆膜:覆膜过程中使用的甲苯、天那水等有毒挥发性溶剂。 -油性上光材料:稀释剂主要是甲苯。 印刷企业作业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列举 (二)基本防范措施 1.安装通风除毒装置,配戴防毒口罩作业。 2.“白电油”清洗液等有机溶剂储存罐(桶)要加盖,沾有“白电油”等的工具用后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 3.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 五、电镀行业 (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 主要为化学伤害。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 (二)基本防范措施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排毒措施。 2、配置冲淋设备。强酸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氰化物对眼睛有刺激性,对皮肤有损害。 3、每年体检一次。 4、剧毒品要专库储存,严格执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 六、机械行业 (一)主要职业危害 1、生产性粉尘,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产生粉尘 2、高温、热辐射,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产生。 3、有害气体,在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风动工具、铆钉和电焊中产生。 (二)基本防范措施 2、防尘:安装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降低粉尘浓度。做好个人防护,配戴防尘口罩。 3、防毒: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4、噪声振动射频防护控制: 5、防暑降温: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