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 肿 水 肿 【概述】 一、概念: 本篇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 (三)源流 1、分类 (1)、《内经》:“水”、“水气”:风水、石水、 涌水 (2)、《金匮要略》:“水气病”按症状分:风水、 皮水、石水、正水、黄汗 按部位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 (3)、《中藏经》水肿:分青水、赤水、黄水、 白水、黑水、玄水 风水 里水 石水 气水 (4)、隋《诸病源候论》水肿:分为二十二候 (5)、宋·严用和《济生方》首分阴水阳水辨证 “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清、大腑多泄,此阴水也,则宜用温暖之剂,如实脾饮,复元丹是也;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腑多闭,此阳水也,则宜用清平之药,如疏凿饮子、鸭头丸是也。” 6)、金元《丹溪心法》水肿: 阴水: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 阳水:遍身肿、烦渴、大便闭、小便赤涩。 (7)、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水肿: 外感:风寒、寒湿、湿热、燥火及黄汗。 内伤:肺虚、肺热、脾虚、肝肾虚。 2、病因病机 (1)、《内经》:“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灵枢.五癃津液别》。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2)、隋《诸病源候论》“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 (3)、明·《景岳全书》“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虽分而言之,而三脏各有所主,然合而言之,则总由阴盛之害,而病本皆归于肾”。 (4)、近代:外感内伤,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3、治疗 (1)、《素问·汤液醪醴篇》 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 (2)、《金匮要略》 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越婢汤 腰以下肿,当利小便——防已黄芪汤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 水,可下之——十枣汤 3)、宋·严用和《济生方》 温肾利水——济生肾气丸 健脾行水——实脾饮 4)金元《丹溪心法》“水肿,因脾虚 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 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 动其枢机,则水自行” (5)《景岳全书》:“治宜温补脾肾,此正治法也。·······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邪逐而暂愈者,愈由勉强。” 6)、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治水之法,行其无所事,随表里寒热上下,因其势而利导之,故宜汗、宜下、宜渗、宜清、宜燥,宜温,六者之中,变化莫拘”。 (7)、近代:辨证论治 扶正(健脾,温肾,益气养阴) 攻邪(清热利湿,活血利水)。 为水液运行的通道 【诊查要点】 (一).发病特点: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二).临床表现: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三).相关病史: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二、病证鉴别 【辨证论治】 1.辨阳水和阴水 阳水: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导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一般病程较短。 阴水:多因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病多逐渐发生,日积月累或由阳水转化而来。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病程较长。 2、辨别外感与内伤 外感: 感受外邪,起病急,病程短,恶寒 发热、头痛、身疼、脉浮; 内伤: 脏气亏虚,病程长,迁延反复,虚中挟 实,以本虚为主,有气血阴阳不足表现; 3.辨病变脏腑?:在肺、脾、肾、心之差异。 若水肿较甚,咳喘较急,不能平卧者,病变部位多在肺; 若水肿日久,纳食不佳,四肢无力,身重,苔腻,病变部位多在脾; 若水肿反复,腰膝酸软,耳鸣眼花者,病变部位多在肾; 若水肿下肢明显,心悸怔怔,胸闷烦躁,甚则不能平卧,病变部位多在心。 4、辨析重症、危症 小便少或点滴而下,合并癃闭。 全身肿胀,喘咳心悸,不能平卧—— 水毒内留,上凌心肺。 全身肿胀,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呃逆 频作,口有尿臭,齿衄,神萎——浊阴上泛。 神昏沾语,手足抽搐,呼吸急促—— 水毒内 闭,元气欲脱。 二、治疗原则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阳水应以驱邪为主 (二)阴水当扶正祛邪: (三)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三、分证论治 一 阳水 1.风水相搏证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71017_宁波新世界明楼项目汇报文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2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劳务合同模板2025.docx VIP
- 高性能探针卡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 2024年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大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课件.pptx VIP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以晋南S村为例.pdf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第2版综合测试题.docx VIP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ppt VIP
-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df VIP
-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课件全套 模块1、2 基础知识;普速铁路线路工务作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