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龙树眼论》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 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医书,最早论述眼解剖、生理与病机等。
● 奠基时期(隋朝一唐朝):
1.《隋书.经籍志》载有《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的《疗耳目方》,是我国最早的眼科方书。
2.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述。
3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首次提到赤白膜的割除术。
4. 唐代王焘编纂《外台秘要》中最早载金针拔白内障的方法,并论述眼有功能的必备条件:一是“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即眼的组织结构须正常;
二是“外托三光”,即须有光线照明;三是“内因神识”,即须大脑的整合。
5. 唐朝已能配制义眼。
● 独立发展时期(宋朝一元朝):
6. 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太平圣惠方》强调“五轮应于五脏”,现存医籍中最早记录五轮学说。
7. 宋代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 兴盛时期(明朝一清朝 鸦片战争以前):明初倪维德所著《原机启微》,药物与手术并用,内外同施;明末傅仁宇所著《审视瑶函》,中医眼科必读之书;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首次提出瞳神含有神水、神膏;清代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改为黄液上冲),总结出著名的针拨八法;清代顾锡所著《银海指南》,眼与全身病的代表作。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
2、成人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23mm,横径(水平)约23.5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3、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
4、外层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二者相交区域为角巩膜缘,共同构成完整封闭的眼球外壁,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5、成人角膜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
6、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
(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3)基质层:无再生能力,为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损伤后能再生。(5)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
角膜生理特点: 1.透明,无血管 2.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角膜透明,无血管。营养代谢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所需氧气80%来自空气。富含三叉神经末梢,感觉极其灵敏。屈光力为+43D。
7、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黏蛋白层。润滑角膜防其干燥,同时便于氧气供给。
8、组织学上巩膜由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及棕黑板层构成。
9、角巩膜缘前界起于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
角巩膜缘内面是前角房组织。其标志为许瓦伯线,依次有小梁网、巩膜静脉窦、巩膜突、睫状体带、虹膜根部。
10、葡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膜。角膜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具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故分别称之为血管膜和色素膜,由于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所以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睫状体扁平部,是针拨白内障及晶状体,玻璃体等手术的理想部位。
11、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其直径为2.5—4mm左右。大小与年龄、屈光及精神状态有关。
睫状体: 睫状突分泌产生房水,睫状肌舒缩通过晶状体起调节作用.
睫状上皮细胞分泌和睫状突超滤过,弥散形成房水.
脉络膜: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 作用为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
眼部温度调节的作用, 对眼球起遮光和暗房的作用.
12、视网膜动脉与静脉管径比为2:3.视网膜由外到内分为10层:①色素上皮层
②视锥、视杆细胞层:视锥细胞分布在黄斑及中心凹,感受明光,分辨颜色。视杆细胞分布在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感受弱光。当维A缺乏时,夜盲。
黄斑中心凹是视锥细胞最集中的地方。
③外界膜 ④外核层 ⑤外丛状层 ⑥内核层 ⑦内丛状层
⑧神经节细胞层 ⑨神经纤维层 ⑩内界膜。
13、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与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
14、房水:由睫状突的上皮细胞产生,并充满后房、前房,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屈光作用。
15、房水流出的途径:
经瞳孔 经前房角小梁网
睫状突上皮细胞——→后房——→前房————→巩膜静脉窦——→血循环
受阻、眼压增高致青光眼
16、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晶状体的直径约为9mm,厚度4—5mm。19D,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