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合并高热辨治验案技术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ASTER STAMP Subject Title Page * Consulting Mission Off-site Analysis – PC CQRH DST SM Oct 2014 血液病合并高热辨治验案 病案 张某某,女,53岁。反复发热2年,发则数月不退,体温在38-39℃,伴乏力、尿色黄,后明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予激素冲击治疗后症情好转,血象正常,热退,皮肤黏膜无黄染,尿色正常。本次因鼻面部感染带状疱疹,发热1月至我科就诊,鼻面部疱疹已结痂,但仍反复发热,热势驰张,日渐加重,近三日体温均在38℃以上,自行口服强的松无效。 刻下症见发热,测体温39℃,头痛,检查心肺(-),发现其巩膜、皮肤黄染不甚明显,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数。实验室血中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一诊 辨证:脾肾不足为本、湿热邪毒为标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 用药: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疗效:发热不退 二诊 治则:甘温除大热 用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疗效:发热不退 临证分析 清热利湿解毒乃黄疸发热常用治则,为何在本案中未起效? 吴老诊治 热势重,黄疸轻 疱疹感染病史 舌紫暗,脉弦数 脾肾亏虚,气血败坏 正气亏虚,外邪内侵,直中营阴, 气血败坏,凝结成瘀,瘀热燔灼营阴 酿毒化火 (里实热证) 吴老诊治 辨证:瘀热化毒、入营耗阴 治则:凉血解毒,清气养阴(急则治标) 用药:清瘟败毒饮合羚羊角汤加减 方药:生石膏15g,黄连3g,黄芩15g,栀子10g,丹皮9g,玄参10g, 连翘15g,生地15g,知母10g,桔梗5g,淡竹叶10g,羚羊角粉 6g(分吞),炙龟甲15g,生石决明30g,白芍9g,夏枯草12g, 薄荷6g(后入),蝉蜕3g,菊花9g,柴胡9g,重楼15g,酸枣仁10g 疗效:7剂之后,热势即减 临证分析 清瘟败毒饮 清代余师愚,《疫疹一得》,治疗瘟疫的常用方药。 功效: 清热解毒 养阴保津 疫疠毒邪 火 感染带状疱疹 临证分析 石膏 直入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退其淫热 黄连、犀角、黄芩 泻心肺火于上焦 丹皮、栀子、赤芍 泻肝经之火 连翘、元参 散浮游之火 生地、知母 抑阳扶阴,泄其亢甚之火而救欲绝之水 桔梗、竹叶 载药上行 临证分析 羚羊角汤 清代名医,费伯雄,《医醇剩义》 功效:血虚头痛证 高热头痛 耗血动风 凉血熄风 临证分析 羚羊角、龟版、石决明 清肝火而潜风阳 养血凉血 地、芍、丹皮、夏枯草 柴胡、薄荷、蝉衣、菊花 发抑遏之火 临证分析 热势即减 清瘟败毒饮 羚羊角汤 总结 辨明虚实 分清缓急 顾护阴液 - 感谢您的聆听 - 1 * MASTER STAMP Subject Title Page * Consulting Mission Off-site Analysis – PC CQRH DST SM Oct 2014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