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组《花蓝图》 第二组《芙蓉锦鸡图》 第三组《寒雀图》 第四组《墨梅图》 第八课 荷石水禽图 清 出水芙蓉图 宋 画中的荷花与真实 中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出水芙蓉图》与《荷石水禽图》在风格和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分组讨论下面的花鸟画作品: 第五组《杂花图卷》 第六组《牡丹松石图》 第七组《丛竹图》 花篮图 宋 李嵩 此图系册页,不知原载何册。在画的左下角款“李嵩画”三字。画一精美的藤编提篮,内盛有茶花、蜀葵、萱草等各色花卉。它是一幅静物画,但不是画植物标本。在画家灵巧的笔下,这些花卉被描绘得那样水灵鲜嫩和娇艳,就像刚从枝上采摘下来似的,我们简直可以嗅到它的香味。这幅画,用笔严谨周密,但并不使你感到繁琐滞涩。画家强调的是花卉的生命力 。 花篮图 宋 李嵩 芙蓉锦鸡图 宋 赵佶 画面中的诗词是什么意思?与画中的花鸟有什么关系? 此图所画锦鸡,飞临于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转颈回顾,翘首望着一对流连彩蝶翩翩舞飞。画上有徽宗题诗: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其诗意之旨归,尽在画意中。状物工丽,神情逼肖。锦鸡之神态,全身毛羽设色鲜丽,曲尽其妙,俱为活笔。芙蓉枝叶之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片叶均不相重,各具姿态,而轻重高下之质感,耐人寻味。图下几枝菊花斜插而出,增添了构图之错综复杂感,渲染了金秋之气氛,衬托出全图位置高下,造成全图气势上贯。赵佶所为,典雅浓丽,诗意画意俱显上乘。后人虽疑非赵佶所作,但这丝毫不影响此作的精湛技艺和精神境界,仍不愧是中国绘画史上院体画的上乘之作。 芙蓉锦鸡图 宋 赵佶 寒雀图 宋 崔白 画面中有几只小麻雀?它们都是什么姿势?画家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属江西)人,宋神宗时画院画家。除擅画花鸟外,也擅画道释鬼神,创作不少壁画。其花鸟画重写生,并且不打草稿。传世作品有《寒雀图》,画数只麻雀于枯枝间栖憩的情景。一枝偃仰曲折、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说明这已是隆冬时节。但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依然在树枝鸣跳嬉戏,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活力与生机。画家善于把欣赏自然美时的感触巧妙的表现出来。 寒雀图 宋 崔白 双喜图 宋 崔白 墨梅图 元 王冕 画家在作品中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王冕十元代著名画家和诗人,以画梅著名。这幅《墨梅图》是画家重要的代表作品。一支含苞欲放的梅花,横斜在画幅中间,劲拔的枝干有数尺之长。梅花洋溢着一种蓬勃的生机,显得十分清新可爱。画面左上角有画家题诗:“吾家吸烟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求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画面通过一枝梅花和这首诗吐露了画家的胸怀和理想。 墨梅图 元 王冕 墨梅图 元 王冕 这幅梅花表达了画家怎样的心情 ? 杂花图卷 明 徐渭 ? 徐渭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画家、戏曲家和诗人。在中国美术史上和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他敢于革新、创造。大胆开创大写意花鸟画风。对后人影响极大。《杂花图卷》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全卷共十幅,画四季花果树木13种,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多种笔势形成了墨汁淋漓、风驰雨骤的艺术效果。 杂花图卷 明 徐渭 牡丹蕉石图 明 徐渭 你能谈谈这幅作品最大的特点吗 ? 为什么画家不用色彩表现牡丹花 ? 葡萄图 明 徐渭 徐渭的《萄葡图》,正是这种意义上的重要作品。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画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葡萄珠的晶莹透彻之感,显得淋漓酣畅。此图将水墨葡萄与作者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徐渭在画上自题诗曰: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从中可得知此图作于五十岁以后,一种饱经忧患、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在徐渭笔下,绘画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描摹再现,而是表现主观情怀的手段。他又善于以草书之法入画,此幅用笔,似草书之飞动。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自如充分的结合。其画面上所呈现的那种乱头粗服的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笔草草,更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力感。 葡萄图 明 徐渭 牡丹松石图 清 朱耷 俗说“画如其人”,愤世嫉俗、狂怪不羁的朱耷注定不会画出严谨慎细之作。他那疏放洒脱、痛快淋漓的写意水墨是他痛苦心灵的迹化。他的画继承了明代徐渭的写意传统,笔致纵放,睥睨天下。不过。朱耷的写意画也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他早期的作品过于狂怪生涩,大约六十五岁以后,他的画趋于成熟,怪诞冷寂、雄健朴茂而又苍劲含蓄。此幅纵贯全图画一虬枝老干,挺拔而立的松树,其后依次叠错湖石、牡丹。所画松树意在突出其主干,以淡墨皴擦,湖石以浓墨晕染,牡丹则用设色没骨法。虚实相映,表现出不同景物的质感。整个画面布局新奇,风格清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