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 - ouk.edu.tw.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總則 - ouk.edu.tw.ppt

案例 (i)甲誤新筆A為舊筆B而拋棄之(拿錯)。 (ii)效力:交易上重要者,得撤銷。 * 誤傳(傳達不實)(§89) i、意義 ii、設例 iii、效力 * 意 義 意思表示成立後,因傳達人或傳達機關之傳達不實,而發生錯誤。 * 設 例 使者口傳,誤傳八萬元為三萬元。 * 效 力 傳達機關若係: (i)傳達出於過失—得撤銷。 (ii)傳達故意誤傳?(例如:甲請乙告知丙欲進貨冷氣機10部,乙自作主張告知丙說甲欲購20部冷氣機時,應如何處理?) (ai)甲說(德通說):「類推適用」無權代理。乙之傳達非甲之意思表示故不生效力,根本無須撤銷。 (bi)乙說(新近見解):傳達機關由甲選任,故意誤傳之危險應由甲承擔。 * 意思表示不自由 詐欺 1、意義: 2、要件: 3、效力: 4、脅迫: * 意 義 詐欺人故意施行詐術欺罔被詐欺人,使被詐欺人陷於錯誤,並因之而為意思表示之行為也。 * 要 件 (1)存於詐欺人方面: (2)存於被詐欺人方面: * 存於詐欺人方面 A、主觀要素:須詐欺人有詐欺之故意。 B、客觀要素:須詐欺人有詐欺之行為。 * 存於被詐欺人方面 A、主觀要素:須被詐欺人因詐欺而陷於錯誤。 B、客觀要素:須被詐欺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 * 效 力 對於當事人間之效力: A、施行詐欺如為「當事人之一方」時,則表意人不限何種情形,均得撤銷其意思表示。 B、施行詐欺者如為「當事人以外之第三人時」,則因該意思表示有無相對人而有區別。如有相對人時,則以相對人明知或可得而知其事實者,始得撤銷之(92 I 但書)(若無相對人時,財詐欺縱第三人所施,表意人亦得撤銷其意思表示。) * 效 力 C、對於第三人之效力: 民法第九十二條第二項規定:「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其撤銷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此時表意人雖仍得行使撤銷權,契約雖歸無效,但表意人不得以其無效,對抗善意第三人。 * 效 力 D、撤銷權之除斥期間:民法第九十三條規定,應於「發現詐欺」時,一年內為之;但自「意義表示」後,經過十年亦不得撤銷。 * 脅 迫 (1)意義: (2)要件: * 意 義 以不法的危害預先告知,使他人心生畏怖,而為意思表示或財物交付之行為。 * 要 件 A、存在於脅迫人: a、須脅迫人有脅迫之故意(主觀要件): b、須有脅迫之行為(客觀要件): c、須脅迫行為係不法 B、存在於被脅迫人: a、須被脅迫人因其脅迫而發生恐怖: b、須被脅迫人因恐怖而為意思表示: * 脅迫之效力 A、撤銷權:被脅迫而為之意思表示,表意人得撤銷之(§92 I)。 * 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甲為了避免自己的財產遭債權人執行,遂與乙合意,由甲開立一張面額1000萬元之本票給乙,並由乙持該本票向法院聲請本票裁定。 甲為了脫產,遂將自己名下之不動產以買賣名義移轉予乙。 甲將房屋設定抵押權給乙,因甲未清償本息,乙遂聲請強制執行,嗣發現甲將該房屋出租給丙,租期為6年。 * 民法第86條v.民法第244條 甲向銀行身辦信用貸款50萬元後,屆期未清償,為了逃避銀行強制執行而將其名下房屋以買賣為名義過戶給姊姊。 三人主張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偽意思表示者,該第三人應負舉證之責。 民法第244條: 有償/無償由債務人舉證 債權於債務人為詐害行為時已存在。 債務人無其他財產可執行 * 詐欺、脅迫 銀行理專以「保本保息」名義向甲遊說投資「南非金磚四國」連結式債券,詎料因雷曼兄弟倒閉,致本金全數無法領回。 * 錯誤 D旅遊公司將過年時間的美國來回機票標價為8999元,頓時即湧入10張訂單,D公司決定以折家券發放並毀約。 * 法院判決爭點: D公司於系爭網站上張貼系爭商品規格、價格及販賣,是屬於要約或要約引誘?兩造是否已就系爭商品成立買賣契約? 表意人「有無受其意思拘束」之主觀意思或「表現出受其意思拘束之行為」之客觀行為標準,作為區別要約及要約引誘之依據。 DELL公司如就系爭商品標價錯誤,得否撤銷其錯誤之意思表示? 民法第88條第1項但書 某甲購買該商品有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 * 謝謝!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