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微生物 - elearning.ice.ntnu.edu.tw.ppt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命現象 什麼是微生物? 一群構造簡單,形體微小,肉眼不易觀察的生物。 微生物研究的名人錄 十七世紀,雷文霍克利用自製的單片顯微鏡觀察池水和雨水中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研究的名人錄 十九世紀,巴斯德發現微生物與人類疾病以及釀酒工業的關係 微生物的範疇 包含 病毒、 細菌、 真菌、 藻類和原生動物。 病毒的發現 十九世紀末,伊凡諾斯基發現某種比細菌更小的病原體導致菸草感染鑲嵌病 病毒的特徵 一群非常微小的有機體。 構造簡單,生活方式是絕對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才能表現某些生命現象)。 想一想:病毒是生物嗎? 科學家認為病毒是生物的理由: 科學家認為病毒不是生物的理由: 病毒的構造 外殼─蛋白質(顆粒狀蛋白質) 中心─核酸(DNA或RNA) 大小─奈米級(nm) 1m=102cm=103mm=106μm=109nm 病毒的形狀 長桿狀 球型多面體狀 球狀 蝌蚪狀 病毒的形狀 長桿狀 球型多面體狀 球狀 蝌蚪狀 病毒的形狀 長桿狀 球型多面體狀 球狀 蝌蚪狀 病毒的形狀 長桿狀 球型多面體狀 球狀 蝌蚪狀 病毒的形狀 長桿狀 球型多面體狀 球狀 蝌蚪狀 (噬菌體) 病毒的感染 感染:病原體進入寄主的過程,稱之。 病毒對感染的寄主具有一定的專一性,每種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種特定的細胞。 病毒的感染 噬菌體:附著在細菌表面,將頭部的核酸注入細菌內,蛋白質外殼置於細菌外。 病毒的感染 動物病毒:藉由黏膜(口腔、鼻腔、消化 道)入侵。 植物病毒:有表皮組織保護,且具有細胞壁,因此病毒無法直接感染,需藉由傷口入侵。 病毒的繁殖 噬菌體: 附著在細菌表面→注入DNA→合成噬菌體核酸、蛋白質→組合成新的噬菌體→釋放 Flash動畫 病毒的繁殖 噬菌體: 附著在細菌表面→注入DNA→合成噬菌體核酸、蛋白質→組合成新的噬菌體→釋放 病毒的繁殖 某些動物病毒: 附著→胞飲進入→除殼(裸露核酸)→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質→組合成新病毒→釋放 病毒的繁殖 某些動物病毒: 附著→胞飲進入→除殼(裸露核酸)→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質→組合成新病毒→釋放 病毒藉胞飲作用進入寄主細胞 噬菌體使細菌解體後釋出 植物病毒藉由原生質絲感染鄰近細胞 動物病毒視種類而定, 可能使寄主細胞解體後釋出, 或是藉由出芽方式釋放。 病毒藉由出芽的方式離開寄主細胞 病毒的傳播 傳播:病原體自被感染的個體傳染到另一個健康的個體,稱之。 植物病毒的傳播途徑:由人為或自然形成的傷口入侵、藉由花粉或種子傳播、昆蟲叮咬啃食。 病毒的傳播 動物病毒的傳播途徑: 飛沫、空氣傳播(呼吸道感染) 流感、麻疹 飲食(水)傳播 小兒麻痺、A型肝炎 病媒傳播(藉由昆蟲、動物) 日本腦炎、登革熱 接觸傳播(直接、間接) B型肝炎、愛滋病 病毒引起的疾病 據估計,人類疾病中約60%是由病毒引起 例如 呼吸道: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 神經系統:小兒麻痺症、日本腦炎 消化系統:肝炎、腸胃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由病毒所引起的肝炎。可分成A、B、C、D、E五種。 病毒性肝炎 A型肝炎:飲食傳播。台灣25歲以上成年人有97.5%以上曾經罹患A肝。(推行公筷母匙可有效降低高感染率) B型肝炎:藉由體液傳播。常轉為慢性肝炎,可能會惡化導致肝硬化、肝癌。 口蹄疫 由RNA病毒引起,藉由空氣傳播,主要感染的對象是偶蹄類動物,例如豬、鹿、牛、羊。 1997年3月台灣爆發口蹄疫,結果數十萬隻豬慘死,並被列入疫區,致使台灣豬肉外銷受阻。 腸病毒 腸病毒群是一群 RNA 病毒的總稱,病毒的構造是球型多面體狀,包含小兒麻痺病毒、柯薩奇病毒、伊科病毒等。 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例如手足口病、腦膜炎、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 腸病毒 傳染的途徑為糞-口傳染,無症狀的隱性感染可達 1 個月。上呼吸道、口咽亦是腸病毒進入的孔道,發病時在喉嚨與腸道、糞便都可檢出病毒,在發病後的 1 週內傳染力最高,其腸道的病毒排出可以持續數週之久。 潛伏期 1 ~ 10 天,平均 3 ~ 5 天。 愛滋病 愛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又稱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由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引起,有世紀黑死病之稱。 愛滋病 HIV侵犯人體免疫系統,導致免疫系統枯竭,感染者容易因而併發肺炎、髓膜炎、肺結核等疾病。人類不會死於愛滋病,而是因愛滋病所併發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九年级数学秋季开学第一课(北师大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第1讲 我爱你中国(第一课时)美丽中国是我家(课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pptx VIP
- 大学毕业论文_外文文献及中文翻译-财务风险的重要性how important is financial risk.doc VIP
- 人美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1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docx VIP
- 民警进幼儿园安全讲课.pptx VIP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55导游服务赛项规程+赛题 (2).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基础 龚娟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ppt VIP
- 沙田柚种植技术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DBJ52_T103-2021:模块化箱式房屋安装及验收技术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