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第二章水的物化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滤料/层 A 滤料 B 滤层 足够的机械强度 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适宜的级配 足够的孔隙率 滤层深度(cm) 单层滤料 双层滤料 藏污量 g/cm3 图2-50 单层和双层滤池中的滤料分布 滤 料 石英砂 无烟煤 纤维球 果 壳 鹅卵石垫层 五、气浮 1、气浮理论 图2-51 水-颗粒-气泡间的表面张力 气泡 水 ω=γS ω1=γ水-气S水-气+γ水-粒S水-粒 ?ω= ω1-ω2 /ΔS =γ水-气+γ水-粒-γ气-粒 ω2=γ水-气(S水-气-ΔS)+γ水-粒(S水-粒-ΔS )+γ气-粒×ΔS γ水-粒=γ水-气cos 180o-θ +γ气-粒 ?ω=γ水-气(1-cosθ) 五、气浮 1、气浮理论 图2-52 亲水性和疏水性物质的接触角 被水润湿的面积 气泡 水 ?ω=γ水-气(1-cosθ) θ→0, 不能气浮; θ 90o, 附着不牢; θ→180o,易被气浮。 图2-51 水-颗粒-气泡间的表面张力 加压溶气气浮 射流气浮 曝气气浮 叶轮气浮 2、 气浮设备 图2-53 加压溶气气浮流程 1、混合室 2、反应室 3、入流室 4、分离室 5、泵 6、射流器 7、气体流量计 8、溶气罐 9、释放器 10、浮渣槽 11、刮渣机 混凝剂 Q Q 9 2 第三节 水中溶解物质的去除 Ca2+、Mg2+、Na+、K+ CO32-、HCO3- 、SO42-、Cl- 阳离子 阴离子 溶解气体 O2、CO2 思考一下:污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有哪些? 天然水中的溶解物质 第三节 水中溶解物质的去除 软化:降低水中Ca2+、Mg2+含量的处理。 一、水的软化与除盐 Ca HCO3 2 CaCO3 + H2O + CO2↑ Mg HCO3 2 MgCO3 + H2O + CO2↑ MgCO3 + H2O Mg OH 2 + CO2↑ ① 加热软化 ② 药剂软化 ③ 离子交换 加热软化的实质? 一、水的软化与除盐 ① 蒸馏 ② 电渗析 ③ 离子交换 除 盐:降低水中部分或全部含盐量的处理。 RH + M+ MH + R+ 离子交换剂 需交换的离子 k 1、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树脂 树脂本体 活性基团 固定离子 活动离子 图2-54 阳离子交换树脂结构示意图 水 固定离子 可交换离子 乙二烯交联链 聚苯乙烯链 二、离子交换法 2、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及化学性能指标 分 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 螯合树脂 氧化-还原树脂 两性树脂 强酸性、弱酸性 强碱性、弱碱性 交联度 化学性能指标 酸碱性 离子交换选择性 交换容量 3、离子交换工艺及应用 (1)离子交换的运行操作 交换 反洗 再生 清洗 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同性离子间的交换反应 松动树脂层,以便再生液分布均匀 用较高浓度的再生液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 去除树脂层中残余的再生液,使出水水质符合要求 3、离子交换工艺及应用 软化 Na+型阳离子交换柱 除盐 H+型阳离子交换柱 OH-型阳离子交换柱 (2)离子交换的应用 图2-55 钠型离子交换柱 图2-56 H+柱和OH-柱串联除盐 三、吸附法 吸附法 —— 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 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的方法。 吸附 —— 相界面上,物质自动发生累积或浓集的现象。 吸附剂 吸附质 思考: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用途? 三、吸附法 作用力 反应温度 吸附热 物理吸附 范德华力 低温 小 化学吸附 化学键力 较高温 大 选择性 可逆性 吸附层 物理吸附 无 可逆 单/多分子层 化学吸附 有 不可逆 单分子层 1、吸附类型 2、吸附剂 大孔 微孔 溶剂和吸附质均可进入的区域 溶剂和小吸附质可进入的区域 只有溶剂可进入的区域 图2-57 活性炭的微孔结构 小孔 <2nm 过渡孔 2~100nm 大孔 100~10000nm 与 扩 散 吸 附 活 性 炭 图2-58 活性炭组图 3、吸附平衡和吸附等温线 吸附量 —— 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的吸附质的质量 吸附等温线 —— 在一定温度下,活性炭与被处理的水接触 并达到平衡时,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与 活性炭吸附量之间的关系。 3、吸附平衡和吸附等温线 图2-60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ρ 图2-59 Langmuir吸附等温线 ρe ρ 4、吸附穿透曲线 Va 吸附带δ ρ0 ρ0 ρ0 ρ0 ρ ρ ρb ρa ρa ρb Vb 出水体积 (出流时间) 出水溶质浓度 穿透点(破点) 吸附终点 思考: 三积分式的意义? 图2-61 吸附曲线 四、膜分离技术 半透膜 凡在溶液中一种或多种成分不能透过,而其它成分能透过的膜。 膜分离法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