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第一章总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配位化学 Coordination Chemistry 授课教师:卢 静 lujing@lcu.edu.cn 授课内容 第一部分:配位化学的基本理论 1. 绪论 2. 配位化学的化学键理论: VBT CFT MOT AOM 3. 配合物的稳定性:热力学范畴 4. 配合物的反应性: 动力学范畴 5. 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授课内容 第二部分:配位化学的研究方向与进展 6. 金属有机化合物 7. 簇合物 8. 超分子化合物 第一章 绪论 1.1 配位化学的发展与现状 1.2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3 配合物的立体构型 §1.1 配位化学的发展与现状 1740年,发现普鲁士兰 Fe4[Fe(CN)6] 1798年, Tassaert [Co(NH3)6]Cl3 1893年, A. Werner 提出“配位学说” (1)大多元素表现两种形式的价态,主价与副价;每一种元素倾向于既满足主价有满足副价。 (2) 副价指向空间的确定位置; (3)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组成,外界 易离解,内界不易离解。 §1.1 配位化学的发展与现状 1940,化学键理论发展 研究方法取得成果 1950,生产的需要促进小分子配合物的研究 1970,与生物科学相渗透形成生物无机化学 1980,我国配位化学研究开始迅速发展 2000,我国配位化学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1.2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2.1 定义 1.2.2 配合物的组成 1.2.3 中心原子与配位原子 根据一个配体中所含配位原子数目的不同,可将配体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 注意:不能仅仅根据配合物的化学式来确定配位数,只有结构完全明确的配合物才可以指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1.3 配合物的立体构型 异构现象:构造异构、几何异构和旋光异构 习题 1.固体的CrCl3·6H2O可以是[Cr(H2O)6]Cl3,[CrCl(H2O)5]Cl2·H2O或[CrCl2(H2O)4]Cl·2H2O。应用离子交换柱可以确定三个化学式中哪一个正确。把含有0.319克CrCl3·6H2O的溶液通过一个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酸,消耗掉0.125mol·l-1的NaOH溶液28.5ml,试确定Cr(III)配合物的正确化学式。 [Cu(gly)2(H2O)2] (gly = 甘氨酸根 H2NCH2COO-) Δ型 Λ型 Δ型 Δ型 Λ型 Λ型 2. 无水三氯化铬和氨反应能生成两种配合物CrCl3 ·6NH3与CrCl3 ·5NH3。AgNO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中把全部氯沉淀为AgCl,而第二种中只能沉淀出2/3的氯。试写出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 * * * 维尔纳 (1866—1919 ) 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统称为配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为中心原子),按一定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 只能形成少数螯合物 Ac* Ra Fr Rn At Po Bi Pb Tl Hg Au Pt Ir Os Re W Ta Hf La* Ba Cs Xe I Te Sb Sn In Cd Ag Pd Rh Ru Tc Mo Nb Zr Y Sr Rb Kr Br Se As Ge Ga Zn Cu Ni Co Fe Mn Cr V Ti Sc Ca K Ar Cl S P Si Al Mg Na Ne F O N C B Be Li He H 能够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和非螯合物 配位原子 1.2.4 配体 根据配体所提供的电子性质不同,可将配体分为σ配体、?配体和?酸配体。 CO, NH3, ROH, S2- , Br-, PH3, SCN- 单齿配体: 双齿配体: 1.2.5 配位数 在配位个体中与一个中心体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称为该形成体的配位数。 例:[Cu(NH3)4]2+中Cu2+的配位数为4; [CoCl3(NH3)3]中Co3+的配位数为6; [Cu(en)2]2+中Cu2+的配位数是4。 K[Cu(CN)2]: K[CuCl3]: 例如: 1.2.6 配合物的命名 配体数+配体+“合”+中心原子(氧化态) 六氯合铂(Ⅳ)酸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 三硝基?三氨合钴(III) 五羰基合铁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III) ▲ 若含有多种配体时,先无机后有机。 ▲ 若为多种无机配体时,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最后阳离子。 ▲ 若为同类配体时,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如先NH3 后 H2O。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