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时期的茶叶生产与商业资本的关系论文,历史学论.doc
唐宋时期的茶叶生产与商业资本的关系论文,历史学论文论文,论文
唐宋时期的茶叶生产与商业资本的关系
【内容提要】唐宋时期,我国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农户专门从事茶叶生产,规模大、需雇工经营或租佃经营的大茶园也出现了。这与当时商业资本的积累壮大并投资于茶叶、粮食、布帛等贸易密切相关,商业资本有助于茶园户完成茶叶再生产,即使在榷茶条件下,商业资本对茶叶生产仍起到了间接作用。但商业资本尝试向茶叶生产渗透的努力遇到了许多障碍,茶叶生产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受到了封建政府的抑制。
【关 键 词】唐宋/茶园户/榷茶/茶叶生产/商业资本
【正 文】
我国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生产发展缓慢,茶业只是传统农业的附庸而已。进入唐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勃兴,茶业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自唐代中叶以降,南方地区不仅大量农户兼营茶业,而且愈来愈多的农户专门从事茶叶生产,茶叶生产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规模较大,需雇工经营或租佃经营的大茶园也出现了。唐宋茶叶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商业资本的积累壮大并投资于茶叶、粮食、布帛等贸易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唐宋茶叶生产欣欣向荣,商业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在论述唐宋时期茶叶生产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剖析商业资本在茶叶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商业资本向茶叶生产领域的艰难渗透情况,由此分析商业资本在传统社会中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和我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艰难历程。
一、 唐宋茶叶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汉代,我国已有了茶叶生产,在四川地区还出现了茶叶贸易。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兴起了许多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基地。〔1 〕江南兴起尚茶风习。但这一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衰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甚为微弱,即使偶有交换,也多为物物交易,商品交换中使用货币的情况较少,北方地区尤甚。北方广大地区尚无饮茶风气,北方茶叶市场尚未形成,阻碍了茶叶的商品化进程。因此,汉魏六朝的经济结构尚无力容纳茶叶生产的向前发展。
入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经济力量增强,为茶叶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隋代开通的大运河,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较为便利,南方饮茶之风北传,北方地区的人们开始喜欢饮茶啜茗,影响甚至及于塞外少数民族,他们也逐渐嗜茶。北方的茶叶市场遂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展,这就加速了茶叶商品化过程,南方农户开始大量种植茶树。由于茶叶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与种植稻麦的农户不同,他们是从事以出卖茶叶为目的的生产,而不仅仅是出售多余的产品。因此,这类农户已兼具商品生产者的功能了。
唐代中期以后,南方广大农户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大量栽培茶树。因为茶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农谚中有“一个茶芽七粒米”之说。并且茶树是多年生作物,生长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可以一次种植多次收获,只要采摘得当,其栽培经济年限可达五、六十年甚至更长,可获得长时间的经济效益,“千茶万桐,一世不穷”,对改变农民经济状况极为有利。南方地区多丘陵山地,农户可以在房前屋后、丘陵坡地广泛栽种。高山丘陵地带,不宜栽种稻麦,却是理想的茶叶产地。“高山多雾出名茶”、“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由于高山丘陵之地云雾弥漫,自然条件好,所产茶叶质量优,价高利厚,因而南方丘陵山地广泛栽种茶树。文献中多有“茶山”出现,甚至诗人也把茶山作为抒情描述的对象。如李嘉yòu祐在《送陆士伦宰义兴》中云:“浅疏通野寺,绿茗盖春山”;〔2 〕杜牧在《题茶山》中赞美了宜兴的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3 〕郑谷则吟出了:“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4〕的诗句。唐宋诗文中取材茶山者甚多, 此不胪列。山区植茶,茶山相接,成为唐宋时期开发利用山区的独特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唐中叶以降,因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仍,均田制走向崩溃,租庸调制随之瓦解。唐德宗建中元年,两税法因宰相杨炎首倡在全国推行,规定了“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5〕的纳税原则, 据财产多少征收货币或以实物折纳。这一税制为宋政府所继承,以钱定税的原则得以延续。因此,随着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变更,广大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客观上为栽种茶树提供了方便。而两税法则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但是,“钱者,桑地不生铜,私家不敢铸,业于农者何以得之?”〔6 〕农民为了取得货币必须将自己的产品投放市场,而当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便有茶叶。并且茶叶的价格远远高于粮食作物,从事茶叶生产比种稻植麦更有利可图。自唐代起,许多农户把用于粮食生产的部分资源转移到茶叶生产上,茶叶生产成为一部分农户的重要副业。于是,唐宋时期,南方地区出现了众多兼营茶业的农户。他们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兼种茶树制茶投放市场以完纳赋役,补贴家用,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唐代时,“益昌民多即山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小学《羽毛球社团》教案(36页) .pdf VIP
- 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ppt VIP
- 体检中心运用PDCA降低体检中心体检者漏检率品管圈成果汇报书.docx VIP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课后习题答案汇编.docx VIP
- 二氧化碳的高值有效封存利用课件.pptx VIP
- 印花助剂及其应用.pptx VIP
- 海康威视IP SANNAS监控存储解决方案_模版 .pdf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 2025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
- Q_370705WAD008-2019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氯化铵企业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