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 书法赏析社团————第一讲 什么是书法? 书法,简而言之,就是把字写好的方法。 林散木:“书法是指汉字的书写艺术,包括用笔、结构、间架、行款等方面。” 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林散木:“学习书法,最低目标是写得笔画端正,间架安稳,流利,漂亮,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提高效果质量;更进一步,则是通过书法来反映思想,表达感情,成为一种艺术品,使人得到艺术的享受。” 笔、墨、纸、砚是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性能。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文房四宝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密不可分。一个书者的艺术风采的发展变化也是在对文房四宝的性能的掌握与不断探索过程中实现的。“文房四宝”是祖辈留下来的无比宝贵的财富,值得一代代中国人敬重与自豪。 书法的工具、材料及其选择 笔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毛笔这件“实天地之伟器”。它决定了中国书画的特性,使中国书画成为具有中国气派的享誉世界的艺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新陶器物上的花纹表明,早在6000-7000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在使用毛笔了。战国时,笔有多种名称,楚称为丰,吴称为不律,燕称为弗,到了秦代才称为笔。 毛笔的分类:(1)以笔毫的材料来分用弹性强的兽禽毛制作的称为硬毫笔。用绵软性强的畜禽毛制作的称为软毫毛。将硬毫、软毫以一定比例掺和取用.则被称为兼毫笔。一般说来,硬毫笔容易得骨.软毫笔容易得肉。创作时应根据所追求的意境风格选用不同的毛笔,而学习过程中则选羊毫笔为好.(2)以笔锋长度来分可以分为长锋、中锋、短锋。同样羊毫笔,长锋笔会比较软,书写时变化也相对比较丰富。初学者宜选用长锋或中锋。(3)以笔的大小来分小楷、中楷、大楷、提笔、植笔等,最小的有圭笔,还可以有特制的特大笔。 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 纸 宣纸:因产于宣州而得名。宣纸根据其加工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不熟宣。生宣纸又叫生纸,生产后直接使用,吸水性,润墨性强,强用于泼墨画,写意画。笔触层次清晰,干,湿,浓,淡,变幻多端。熟宣纸,以生宣纸经过矾水浸制者叫做熟宣或矾宣。经过加矾,砑光,拖浆,填粉,深色,洒金,加蜡,施胶等工序而制成,作书画不易走墨晕染,适宜于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写楷隶书。此纸久 后会漏矾脆裂。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是用生宣浸以各种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用以写字或作画,墨色洇,散较缓,适用于书写小幅屏条,册页或用作兼工带写的绘画。 砚 ???? 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砚也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种类之分,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创作出的书法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结晶。对于书法而言,它不仅是一门合乎汉字书写法度的艺术,更是一门关于汉字书写的学问。讲到汉字的书写,就提及到了书体问题,人们总习惯于“真、草、隶、篆”之说。其实,从书体的演变来看,他的产生和发展恰恰是“篆、隶、草、真”。 甲骨文 殷商(约前14世纪—约前11世纪) 金文(钟鼎文)、石鼓文 小篆 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丞相李斯将大篆略加省改,作为规范的文字,即小篆。所以上,相对而言,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石鼓文是先秦时代的文字书体,统称大篆。反过来说,小篆是大篆的对称,是古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正体文字。小篆在秦系书体《石鼓文》等先秦篆书的基础上,逐渐脱离甲骨文和大篆的象形因素,确立了长方形的结体法和圆起圆收的运笔法。强调笔画的均匀分布和对称中的变化,以具有图案式的装饰美。 尽管小篆的变革使文字趋向统一、规范,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小篆因结构严谨、书写费时而难以适应。因此在秦代通行标准小篆以外,一种书写更为便捷的书体——隶书就产生了,并大量用于社会生活中。 隶书 隶书是汉字的五种基本字体之一。隶书的产生标志着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隶书产生初期并无定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称谓:佐书、隶书、隶文、隶草、古隶、八分等。现代一般以“隶书”为其通称,而把早期隶书称作“古隶”,波磔特征鲜明的成熟隶书称为“八分书”。 隶书与篆书相比:一、笔画改变,即圆笔改为方笔、连笔改为断笔、曲笔改为直笔,而且粗细有别,末笔大都出现挑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