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寒菊/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史铁生 【知识目标】: 1、掌握语基知识:作者简介,词语的音形义。 2、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思维目标】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和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味人物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 ◆正面思考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我能背诵关于母爱的诗句: 2.我能介绍作者: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1969年到陕北延安 “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来又患肾病病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3.我能掌握生字的音形意义: (1)瘫痪( ) 暴怒( ): 。 砸碎( ) 恢复( ) 沉寂( ): 。仿膳( ) 侍弄( ): 。 捶打( ) 翻来覆去( ): 。 憔悴( ): 。 央求: 。 喜出望外: 。 絮絮叨叨( ): 。 诀别( ): 。 淡雅( ): 。 泼泼洒洒: 。 烂漫( ): 。 3.我能掌握生字的音形意义: 瘫痪(tān huàn) 暴怒(bào):极端愤怒。 砸碎(suì) 恢复(huī) 沉寂(jì):十分寂静。 捶打(chuí) 侍弄(nòng):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翻来覆去(fù):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身。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央求:恳切地请求。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絮絮叨叨(xù dāo):形容说话啰嗦。 仿膳(shàn) 诀别(jué):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淡雅(yǎ):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文中形容花开得茂盛。 烂漫(màn):颜色鲜明而美丽。 4.我能听懂朗读指导,和同学深情朗读: (1)读我暴怒无常的句子时要读出暴怒,绝望的语气,读描写母亲的句子时应读出母亲对儿子的心疼和无奈。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要重读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等词,表现母亲的坚强与无私。 (3)母亲央求“我”看花一节,要抓住“央求、喜出望外、高兴、絮絮叨叨、敏感”等词。朗读时随母亲心情的变化语速时而缓慢,读出央求的语气,时而欢快读出如释重负,充满希望的语气,结尾时欢快的语调要戛然而止,在朗读中幻化出母亲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现实与无奈中的画面。 (4)母亲的临终嘱托,朗读时要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以表现一个面容憔悴,临终前依然挂牵着自己的孩子的普通却伟大的母亲形象。 (5) 结尾段应该有感激,有愧疚,有慰籍,有思念。 5.我能理解大意,理清课文的思路。 (1)通过题目《秋天的怀念》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题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