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己的隐私汇编.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刺猬法则 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 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又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与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出了一个适中的距离,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会被彼此刺伤。 选择正确的距离 1.你和闺蜜在路上相遇了,可是她始终与你保持距离。此时,你会怎么想? 2.你独自在餐厅吃饭,离你不远处,一个陌生男子正逐渐向你走过来,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5.接打电话或写信时不太关注身边是否有其他人。 是()否() 6.社会上的调查或网上填写的个人信息是否如实填写。 是()否() 7.体检时不在乎身边是否有其他人。 是()否() 你有没有遇到过自己的隐私被公开或信息被泄漏的事? 当时你的心情怎样?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 * 爱还是侵权? 正方:支持妈妈的做法。 反方:反对妈妈的做法 (1)这幅漫画中主人公的个人信息可能是通过哪些途径被泄漏的? (2)你能分别给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提一些建议吗? 漫画:《个人信息被贩卖,谁来保护隐私》 距离 太远 适中 太近 拒人千里,装腔作势 保护隐私,增进关系 隐私泄露,增加烦恼 “适中”的 距离 是多少? 保持适当的距离 3.5米-7米 公众集会 公众 距离 1米-2米 2米-3.5米 处理私人事务 商务会谈 社交 距离 45厘米-1米 一般朋友或熟人 在街上相遇 个人 距离 0-45厘米 与最亲的人 相处距离 亲密 距离 你认为异性同学间交往距离多少合适? 2.还有哪些公共场所会 设“一米线”?为什么要设置“一米线”呢? 3.你在公共场合中是怎 么做的? 1.在日常生活中,你到银行取过款吗?是否存在保护我们隐私的一些防范措施呢? 1.将自己的日记、信件等随意放在某个地方。 是()否() 2.学校发的各种调查表是否认真如实填写个人 信息。 是()否() 3.遇到烦恼马上向他人倾诉。 是()否() 4.当朋友问及你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是否如实回答。 是()否()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测一测你是否具有防范意识? 备注:请同学们如实测试。一个“是”10分,一个“否”5分。自我测试后,给自己打个总分。各组组长对本成员的测试结果作个点评。 温馨小贴士: 1、不要随意填写与个人信息相关的表格 2、商务活动中,必要时可要求约定保密责任。 3、学会拒绝 如何拒绝回答他人尴尬的提问?   第一组:忙什么呢?   你的回答:______   第二组:你属什么的?   你的回答:______   第三组:待遇怎么样啊?   你的回答:______   第四组:你会用“无可奉告”回答别人的问话吗?   你的回答:______ 防范意识训练:分组表演下列生活场景: 心灵对话 我国民法上保护“个人隐私权”的范畴? 个人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身份证号码等都属于个人的信息资料。 ①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 ②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 ③经济赔偿和精神损失赔偿。 法律维权的方式? 我们应该学会依法维护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就是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吗? 感悟隐私: 维护隐私 自我封闭吗? 家长、老师要教育、监护孩子,必须了解孩子,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但如果采取不适当的方法去“知情”,可能会触及孩子的“隐私”,从而产生矛盾。所以我们要用“交流和沟通”在“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架一座“心桥 ”。 交流、沟通不仅能使家长、老师及时、准确地了解、理解、教育我们,还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隐私,促进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谐,使我们健康成长。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隐私被侵犯的经历,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请把你的感悟与大家分享,以提高大家保护隐私的能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