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发酵机制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发酵机制 三个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主要调节点。 糖代谢的调节主要是能荷的控制,即受细胞内能量水平的控制。 当体系中ATP含量高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酵解减少。 当需能反应加强,ATP分解,减少,其抑制作用解除,同时ADP、AMP激活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而这两个酶催化的产物同时又是丙酮酸激酶的激活剂,结果时糖酵解加快。 葡萄糖 ↓ ↓ EMP ↓ 乙醇 ← 乙醛 ← 丙酮酸 → 乳酸 ↓ 乙酰CoA ↓ 乙酰乙酸CoA 乙酰乙酸 乙酰CoA ↓ ↓ 丙酮 丁酸 ↓ ↓ 异丙醇 丁醇 二、酒精发酵机制 酵母的酒精发酵(EMP途径,酵母菌的Ⅰ型发酵) C6H12O6+2ADP+2H3PO4→2C2H5OH+2CO2+2ATP 细菌的酒精发酵 假单胞菌,ED途径) C6H12O6+ADP+H3PO4→2C2H5OH+2CO2+ATP 两者途径不同,产能水平也不同 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在好氧条件下,酵母的发酵能力降低,即由于呼吸作用的进行使酒精产量大为降低。其机理是因为酵解过程的控制受末端产物ATP的反馈控制,即有氧时,由于酵解产生的NADH和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而产生大量ATP ,ATP控制酵解途径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最后抑制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导致葡萄糖利用降低。同时在好氧条件下,丙酮酸激酶活性也由于磷酸果糖激酶活性降低而降低,从而降低糖的酵解速度。 ——即巴斯德效应 酒精发酵中副产物的形成 杂醇油 高级醇)的生成 杂醇油是碳原子数大于2的脂肪族醇类的统称。主要由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和活性戊醇(2-甲基-1-丁醇)组成。这些高级醇是构成酒类风味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量虽少,但影响很大,当其过量时会影响产品质量,需予以控制。其生成机制如下: A.氨基酸的氧化脱氨作用 B.由葡萄糖直接生成 酵母通过糖代谢生成的中间产物α-酮酸,再经脱羧、加氢形成少一个碳原子的高级醇。 杂醇油的形成还受酵母菌种、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的影响。 三、乳酸 Lactic acid 发酵机制 化学名称: α-羟基丙酸。 1.同型乳酸发酵 主要微生物: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工业上多用后者为菌种。 这种发酵对糖的理论转化率为100%。 2.异型乳酸发酵 主要微生物: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和真菌的根霉。 分α、β两种类型, α型对糖的理论转化率为50%。 α型 β 型 β型为双歧途径,即由两歧双歧杆菌分解葡萄生成乳酸的途径。双歧杆菌为严格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 第二节 柠檬酸发酵机制 一、??? 概况 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化学名称为3-羟基3-羧基戊二酸,其结构式为: 柠檬酸发酵的总反应式: 2C6H12O6+3CO2 2C6H8O7+4H2O 理论转化率106.7%, 实际转化率80~90%,产酸12 ~ 14%,发酵时间60 ~ 80 hr. 1.发酵菌种: 黑曲霉 Asp.niger 和解脂假丝酵母 Candida lipolytica 2.发酵原料:糖蜜、薯干粉(木薯粉)、葡萄糖母液、玉米(小麦)淀粉(TD-01)、玉米粉(Co827) 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 柠檬酸的代谢途径及其引起的反馈调节是怎样进行的? 什么机制可以造成柠檬酸积累? 二、柠檬酸生物 合成途径 第三节 氨基酸 Amino acid 发酵生产 一、概述 1.氨基酸的生产概况 生产氨基酸的大国为日本和德国。 日本的味之素、协和发酵及德国的迪高沙是世界氨基酸生产的三巨头。它们能生产高品质的氨基酸,可直接用于输液制剂的生产。 日本在全球很多国家建立了合资的氨基酸生产厂家,生产氨基酸和天冬甜精等衍生物。 中国目前的情况:谷氨酸、赖氨酸、其他氨基酸。 河南莲花味精、山东菱花味精、江苏菊花味精、 广东奥桑味精、沈阳红梅味精 川化味之素 河南省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1)抽提法(蛋白质水解法): 将动物蛋白质原料用酸水解,经离子交换法处理,将所需氨基酸分离提取。 (2)化学合成法:采用化工原料合成生产氨基酸的方法。 (3)发酵法: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L-氨基酸的方法。 (4)酶法:利用从菌体中提取的酶将有机物转变成所需要的L-氨基酸的方法。 (5)添加前体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氨基酸的前体物质生产氨基酸的方法。 3.氨基酸的用途 饲料用氨基酸 食品用氨基酸 生物降解材料 化妆品领域 医用氨基酸 二、谷氨酸发酵机制 谷氨酸化学名称为α-氨基戊二酸,结构式为: (一)、谷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及调节机制 (二)、细胞膜的通透性与谷氨酸的积累 谷氨酸从菌体内向外排出的控制因子主要有生物素、油酸、表面活性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