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及培养 1、抗生素产生菌 教材第一章、第一节:p1-19 半数以上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链霉菌, 真菌与细菌。 真菌抗生素 真菌抗生素主要是青霉和产黄青霉产生的青霉素,灰黄青霉产生的灰黄霉素。 灰黄霉素抗真菌(皮肤病与灰指甲病),对细菌无效。 青霉素抗G+菌有效,对G-菌作用很弱,对人的副作用小,有过敏反应。 青霉素是一类群化合物,不同青霉素的侧链R各异。常用青霉素G,R为苯甲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有的细菌产生青霉素酶,使酰胺环开裂而失去作用。 细菌抗生素多是多肽类化合物。如短杆菌的短杆菌素S,枯草芽孢杆菌的枯草杆菌肽,多粘芽孢杆菌的多粘菌素等,对动物有毒性,只限外用。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目前新抗生素的获得途径: 1、从自然界分离筛选新抗生素产生菌 从土壤到海洋;到极端微生物; 从微生物到植物、动物。 2、改造现有的已知抗生素的产生菌,再经筛选获得新得抗生素产生菌。 3、从已知的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经筛选获得新的半合成抗生素。 生产中常用菌种的分离、选育和保藏 一、菌种的来源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 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二、分离思路 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 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 有了优良的菌种,还要有合适的工艺条件和合理先进的设备与之配合。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艺等。 (一)采样 1、采样对象 以采集土壤为主。一般园田土和耕作过的沼泽土中,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壤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如一些野果生长区和果园内。采样的对象也可以是植物,腐败物品,某些水域等。 2、采样季节:以温度适中,雨量不多的秋初为好。 3、采土方式:在选好适当地点后,用小萨子除去表土,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约10g,盛入清洁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标记,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以备查考。为了使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尽少变化,宜将样品逐步分批寄回,以便及时分离。 培养基的组成原则 大多数放线菌的分离培养是在贫脊或复杂底物的琼脂平板上进行的。除嗜温性放线菌外,其他放线菌一般在培养4-20天内在分离平板上缓慢形成菌落。 在放线菌分离琼脂中通常都加入抗真菌剂制霉菌素或放线菌酮,以抑制真菌的繁殖。 选择性地添加抗生素。 分离琼脂平板制备好后,一般皆应在37℃培养箱中存放3天。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前体物质和促进剂 前体物质和促进剂 放线菌的分离 土样中放线菌的非选择性分离:土样风干,磨碎,无菌海绵压印土样后压印平板后培养。 植物体上放线菌的分离:无菌取植物组织,干燥以减少细菌数量,剪碎植物材料后植入平板表层后培养。也可洗下微生物后振荡培养。 水中放线菌的分离: 为使所要分离的放线菌的数量种类增多,一般将水样离心或滤纸过滤,取离心沉积或滤纸表面沉积进行系列稀释和涂布。 次代培养及纯化 菌落形成后可根据肉眼可见的菌落形态上的差异,作初步的鉴定和区分。 通过高倍放大进行镜检,可了解气生和营养孢子形成情况。 成功地分离出各种不同的放线菌属及种的关键是所采集样本的本身及其分离用的琼脂培养基;而肉眼识别不同的生长形态、从而初步地加以鉴定,在分离放线菌时显得尤为重要。 将分离平板上所形成的菌落用经火焰灼烧灭菌的钩形针或无菌牙签挑取,点接到琼脂平板上进行影印培养,以进一步筛选和分离。 带图象分析系统的微生物菌种显微观察装置 筛选 :是指从大量待筛选微生物中,尽快地鉴别出有实用价值的抗生素产生菌的实验过程。 1、筛选模型: 是指筛选工作中所使用的实验菌。为了避免感染病原菌的危险,尽可能选用非致病的、且能代表某些类型致病菌的微生物作为实验菌。 常用的实验菌和代表的致病微生物 实验菌 代表的致病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革兰阳性杆菌 耻垢分支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