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今词义继承发展的一面,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掌握和理解现代汉语的词语的意义,并自觉利用我们熟知的现代汉语的词来掌握古汉语的词汇。需要强调指出,事实上,古汉语里的许多词,我们看起来很陌生,很困难,这往往就反映了我们对现代汉语的词语并没有真正理解,或习焉不察。在学习古汉语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自觉地做到联系古今,比较分析,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 词义变化的历史性与地区性 所谓词义变化的历史性,主要指古与今是相对而言的 例如“币”在先秦指一种丝织品,汉代产生了“货币” 这一意思 既至秦,持千金之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柯刺秦王》) 所谓词义变化的地区性,是指古今词义的变化在不同的方言里表现是不一致的。古代“镬”和“鼎” 广州话称“锅”为“镬”,厦门话、福州话称“锅”为“鼎” 箸 斗(两个繁体) 四 辨析古今词义异同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1 注意那些差别不太大或不太明显的情况 2 其次,考察古今词义的不同,要注意词义异同的系列性,不要个别地孤立地去死记硬背,而是把相关的词放在一起 3 在考察古今词义的不同时,需要注意词与概念的对应问题。 如 洗,今可以指洗头发洗身子洗手洗脸洗脚 古代则各有不同的动词:沐浴 頮洗 4 词义的发展,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 “庙” 癌 练习 严重 《史记?游侠列传》“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尊重、敬重” 今义 “重大、紧急” 。 ?行李 《左传》“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你(郑国君主)接受到楚讨伐我的命令,亦不派一个使节来告诉我(晋国君主)。古义指“外交使节”。今义指铺盖行囊。 臭——气味。今:臭味。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宫 脚 小腿;互抱超马脚不得行。〈班超传恨 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谤(议论) 诛 古:责备 今:杀戮 ? 饥 饿 疾 病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斯大林:“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差不多不断改变的状态中,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就要求语言用工作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语言来充实它的词素。语言也就直接反映了这种需要,用新的词充实自己的词汇……”。 东干语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词汇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新词新语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多(词汇学),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词义的演变,即旧词产生新义上(语义学)。 一词多义 同音词 同义词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二)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与方式有三种类型:(就某一义项来说的) 1、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方式:〈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3、词义使用范围的变化。 (三)词义发展的历史性与地区性 (四)辨析古今词义异同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词义的变化与词汇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汉语的词汇发展变化 〈一〉旧词消亡。 如:古代表示窗户的词的两个:“向” ,“牖” ,现代则只用“窗”. 耒 耜 皇宫有关的词 方言词汇(农业词汇)民俗 〈二〉新词产生: 甲骨文中有“春”“秋”两个词,“春”是耕田、播种的季节,“秋”是收获的季节,商代可能只有两季。周以后始分四季。 周代:“豝”(牝豕)、“豭”(牡豕)、“豵”(生六月豚)、“豕-开”(三岁豕) “猪”(豕而三毛丛居者)、“豚”(豕子)、“豥”(豕四蹄皆白者)、 “豨”(豕走貌)、“豷”(豕喘息) 《说文解字》,从“豕”的字有22个 神马 浮云 冏 杯具 蜗居 被xx x二代 xx体 小黄人 大黄鸭 粉丝 微信 大伽 〈三〉词义的发展变化。 严格说来,人们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所有的词义古今都有差异,又如古今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使一些词的内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例如 “人” “坐” 我们讲古今词义的异同,只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情况。我们讲的词义异同,是指同一个词,它所指的意义古代和现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基本词汇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例如: “豆”:古代指一种盛食物的器皿;现在“豆”指一种植物 “绸” :古代是“缠绕”的意思 《九歌·湘君》:“薜(bi4)荔拍(附着)兮惠绸。”王逸注:“绸,缚束也。”未雨绸缪 “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 。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上述词可能是假借义取代了本义,也可能其中的联系我们没有研究出来,现在只能说它们是同音同形词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