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锉 削 * * 锉削概述 一、锉削的概念: 利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二、锉削的特点及应用: 可以完成不便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的需要,尺寸精度可达0.01㎜;表面粗糙度可达Ra0.8μm ;适用于加工内外表面、曲面、内外角、沟槽和各种特殊形状的表面。 锉 刀 它是用碳素工具钢(T13、T12)制作,其切削部分的硬度可达HRC62-72。 1、锉刀的结构及规格:锉刀面(主要工作表面)、锉刀边(窄边、一边有齿,一边无齿,无齿边为安全边)、底齿、锉刀尾、木柄、锉舌、面齿。 2、锉刀的齿纹: 分平直与交叉,粗与细 纹路(强调纹路上铁削的清理) 3、锉刀的种类 主要有 普通锉刀、特种锉刀和整形锉刀 锉 刀 4. 锉刀的规格:分为尺寸规格 和 锉齿的粗细规格;按尺寸规格分:平锉以长度尺寸表示;圆锉以直径尺寸表示;方锉以断面尺寸表示。常用的有:如平锉刀有100㎜、150㎜、200㎜、250㎜、300㎜五种。 锉刀柄的装拆方法 用左手扶柄、右手将锉舌插入锉刀柄内,用右手将锉刀的下端垂直在钳合上轻轻撞紧。拆柄时将柄搁在虎钳口上轻轻撞出来。 锉削时锉刀的握法 1、大锉刀的握法(10英寸以上):右手紧握锉刀柄,柄端顶住掌心,大拇指放在柄的上面,其余手指由下向上握着锉刀柄。 a.左手握法1:左手拇指根轻压在锉刀上,拇指自然申直,其余四指弯向手心,用中指无名指握住锉刀前端。 b.左手握法2:左手掌斜放在锉刀面上,拇指斜放在锉刀面上,其余四指自然弯曲。 c.左手握法3:左手掌放在锉刀面前端,其手指自然放平。 2、 中型锉刀(8英寸以上):右手一样,左手用拇、食指和中指夹持锉刀前端。 3、小锉刀(6英寸左右):右手一样,左手只需用四指压在锉刀面中部即可。 4、最小型的锉刀:只需右手握持,食指轻压锉刀上面 锉刀握法的演示 实际演示 实 际 演 示 锉刀握法的演示 锉削时的站立步位和姿势 锉削时的站立步位和姿势 表面的锉削方法 锉削平面的方法: (1)顺锉法: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始终一致,在锉宽平面时,为使整个加工表面均匀,每次退回锉刀应横向作适当的移动。(精加工时)顺向锉可使加工表面锉纹平直,整齐美观。但操作技术难度较大,不易锉平。 (2)交叉锉法: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约成30°-40°角,且锉纹交叉。由于锉刀与工件接触面大,锉刀容易控制平稳。同时,从锉痕上可以观察出锉削面的凸凹情况,便于不断修正。 (3) 修正平面或修正尺寸可用推锉,以提高精度或降低表面粗糙度。 锉 削 方 法 检查 平 面 的 方 法 在锉削平面时,要经常检查工件的锉削表面是否平整,一般用钢皮尺或直角尺通过透光法检查,将尺紧贴工面,沿纵向、横向、两对角线方向多处检查。检查角度时,可用直角尺、量角器或样板尺把角度对好,用透光法检查。 钳工常用量具 实 物 介 绍 检查 平 面 的 方 法 在锉削平面时,要经常检查工件的锉削表面是否平整,一般用钢皮尺或直角尺通过透光法检查,将尺紧贴工面,沿纵向、横向、两对角线方向多处检查。检查角度时,可用直角尺、量角器或样板尺把角度对好,用透光法检查。 刀口尺 刀口尺是一种中等精度的量具,可以直接测量出工件外表面的平面度、直线度等。 一、刀口尺的使用 在锉削平面时,要经常检查工件的锉削表面是否平整,一般用直角尺或钢直尺通过 透 光 法 检查。 检查时,刀口直尺应垂直放在工件表面上,并在加工面的纵向、横向、对角方向多处逐一进行测量,以确定各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如果刀口直尺与工件平面间透光微弱而均匀,说明该方向是直的;如果透光强弱不一,说明该方向是不直的。平面度误差值的确定,可用塞尺作塞入检查。对于中凹平面,其平面度误差可取各检查部位中的最大直线度误差值计;对于中凸平面,则应在两边以同厚的塞尺作塞入检查,其平面度误差可取各检查部位中的最大直线度误差值计。 刀口直尺使用的注意事项 刀口直尺在被检查平面上改变位置时,不能在平面上拖动,应提起后再轻放到另一检查位置。否则直尺的测量棱边容易磨损而降低其精度。 测 量 平 面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