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 内5科史良艳 2015.12.16 * 一、误入动脉 ? ㈠发生原因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 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护理人员业务欠 熟练或选择血管不当,误将静脉当成动脉进行穿 刺。 ? ㈡临床表现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 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临床表现为输液滴 注不通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 堵塞。 ㈢预防及处理 1.了解患儿病史、病情。条件许可尽量让患 儿安静或熟睡下穿刺。 2.护理人员加强技术操练,熟悉解剖位置。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 应。发现误入动脉,立即拔针另选血管重新穿 刺。 二、糖代谢紊乱 ? ㈠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代谢性、消耗性疾病患儿,如重 症感染、极度衰竭患儿。静脉输入葡萄糖过 程中,若输注速度突然变慢或中止,易发生 低血糖。若输注速度过快,易发生高血糖症。 ? ㈡临床表现 患儿哭闹或懒散无力,拒乳,嗜睡。化验室 检查血糖升高或降低。 ? ㈢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计划输液,根据病情及时调节输 液种类及输液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 2.对于不能进食、长时间输液患儿,定期 检查衡量电解质的各种指标,按需补给。注意监测电解质、血糖,并记录好患儿的24h出入量。 3.如发生低血糖,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出现高血糖时,暂停输入葡萄糖溶液。 ? 三、发热反应 ? ㈠发生原因 1.输液器具不清洁或被污染,直接或间接 带入致热原。药液不纯、变质或污染,可直接 把致热原带入体内。 2.输液反应与患儿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 即感染性疾病如小儿肺炎、菌痢等输液反应的比例相对增大。 3.输液反应和输液的量、速度密切相关。 有研究发现输液滴速太快,输液量过大,输液 反应出现的比例增多。当输液速度加快时,输 入的热原物质愈多,输液反应出现的机会也愈 多。某些机械刺激也可以引起输液反应。如输 液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差异过大,机体来不及 协调,则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发生输 液反应。 ? ㈡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 发冷、发热、寒战、皮肤出现花纹。体温可达 40~?42℃。伴有呼吸加快,脉速。 ㈢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仔细检查输液器具,药物液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严格掌握患儿输液指征,发生发热反应时,要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降低发热反应的发生。 3.合并用药时,要严格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尽量减少过多的合并用药。 4.注意患儿的体质,早产儿、体弱儿、重度肺炎、痢疾等患儿,输液前采取适当措施。 5.治疗室、病房输液时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减少陪人,防止灰尘飞扬。 6.严把三关。根据输液反应的原因,安全静脉输液的三个因素是无菌、无热原、无有害颗 粒液体,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防止污染,一定把好药物关,输液器关,操作关。 7.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注意保暖,配合针刺合谷、内关等。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 8.严重反应者应停止输液。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查。 9.仍需继续输液,则应重新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针头,重新更换注射部位。 四、静脉穿刺失败 ? ㈠发生原因 1.操作者心理失衡,情绪波动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面对患儿家长的焦虑疑虑、缺乏信任,如果自信心不足,操作无序,就可能导致操作失败。 2.患儿血管被人为损伤:不正规静脉穿刺,导致患儿血管保护不良,常规静脉穿刺部位针孔斑布,加之间隔期短,再次复穿时原针孔部位出现硬结或血液外渗等现象,难以进行正常静脉抽血、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 3.在拔针时针眼处理不当,使皮下瘀血、青紫、肿胀,造成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静脉难以显现而影响穿刺。 4.操作者判断失误:由于小儿血管充盈度差,特别是大量失水、失液、严重贫血的患儿血管干瘪,穿刺时常无回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误认为穿刺未成功而拔出针头,也会导致穿刺失败。 5.缺乏患儿配合:小儿对穿刺往往表现出过度恐惧、紧张,在他们的吵闹中常会使得针头脱离、移位,造成皮下组织渗出,局部水肿。 6.进针的角度与深度:由于患儿静脉浅表,进针角度以针头与头皮夹角15~20°为宜,甚至更小,肥胖小儿针管要刺入稍深 一些,有的操作者由于掌握不当往往穿破血管。 7.患儿家长及亲属的态度、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语言等都可以成为不利于护士操作的刺激源,如有的家长在护士穿刺前发问“你行吗?你能一针扎上吗?”等等;有的家长情绪不好乱指责护士,挑选护士,甚至指定穿刺的静脉,有些都可能形成一种与护士心理不协调的气氛,对此适应性较差的护士,就会出现焦虑、紧张或急于求成的心理冲突,致使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盲目进针,穿刺失败。 ㈡临床表现 针头未穿入静脉,无回血,推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