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细菌的生长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季传染病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模拟 1、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1105-----李思琦 2、细菌的生长曲线 1105-----刘欢 3、微生物的代谢 1106-----刘晓甜 就一般意义而言,一个 微生物个体 应具备生长和繁殖的全能性。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等,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二)细菌拟核 DNA 的复制与分离 细菌的拟核( nucleoid )是一个环形的双链 DNA 分子,该 DNA 分子也称为细菌染色体( bacterial chromosome )。 (如图A)大肠杆菌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其双链环形 DNA 分子的复制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起始,该位置称为复制原点,也称复制起点。复制原点是一约由 300 个碱基组成的特异序列,它能被特异的起始蛋白所识别; DNA 复制从原点开始,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延伸,最终形成两个子染色体 DNA 分子。 随后,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代细胞中,分别含有一个遗传信息完整的拟核。 图 5 — 3 细胞壁生长区与扩增方向 (引自 Michael T. Madigan , 2003 ,第 141 页) 细菌的繁殖 5.外膜(outer membrane):也是由细菌细胞膜形成的。 6.外壳(coat):芽孢壳,质地坚韧致密,由类角蛋白组成(keratinlike protein),含有大量二硫键,具疏水性特征。 7.外壁(exosporium):芽孢外衣,是芽孢的最外层,由脂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糖类)组成,结构疏松。 稳定生长期( stationary phase) 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其特点是生长速率常数R等于0,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的细胞数相等,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衡之中。 进入稳定期,细胞重要的分化调节阶段, 细胞内开始积聚糖原、异染颗粒和脂肪等内含物; 芽孢杆菌一般在这时开始形成芽孢或建立自然感受态等; 有的微生物在稳定期时还开始合成抗生素等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稳定期产物(idiolites)。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浊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浊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实验流程如下: EMP途径 HMP途径 ED途径(Enter-Doudoroff patway)在ED途径中,6-磷酸葡萄糖首先脱氢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然后在脱水酶和醛缩酶的作用下,产生一分子3-磷酸甘油醛和一分子丙酮酸。一分子葡萄糖经ED途径最后生成两分子丙酮酸,一分子ATP,一分子NADPH和NADH(如图5-4)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 1.己糖激酶  2.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3. 内脂酶  4. 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5.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 6. EMP途径中有关的酶 * 一、 微生物的个体生长与繁殖 (一) 细菌的个体生长与繁殖 细菌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个别细菌如结核杆菌偶有分枝繁殖的方式。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繁殖速度极快,分裂一次需时仅20~30分钟。细菌分裂时,菌细首先增大,染色体复制。 (如图B)根据研究结果推测,细菌染色体 DNA 的复制原点附着在细胞质膜的特定部位,在细胞生长中,随着细胞膜的增长延伸,将两个子 DNA 分子拉向细胞两极,最终完成细胞分裂。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进行快速生长时,在 DNA 分子上往往出现前一次的复制还未完成,而子 DNA 链上的复制原点又开始了新的复制,因而在 DNA 分子上可出现多个复制叉现象导致一个细胞中常常含有多个 DNA 分子,以适应细胞快速生长与繁殖的需要。一般在生长终止的细胞中含有一个拟核DNA分子。 图 5-1 细菌染色体 DNA 的复制 (三)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扩增 实验表明,所有种的细菌并非用同一种方式合成与扩增细胞壁。酿脓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yogenes )细胞壁的扩增位置与方式至今已研究得较为清楚。先提取酿脓链球菌的细胞壁成分作抗原,获得相应的能与细胞壁起结合反应的抗体,用荧光色素标记该抗体。然后,将酿脓链球菌细胞置于含有此种已标记抗体的培养基中培养,酿脓链球菌细胞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