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酶化学终结版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制备战略(总) (1)选材 (2)破碎细胞 (3)抽提 (4)浓缩 (5)纯化 3.制备战略1 (1)选材:含量高,易于分离。 (2)破碎细胞:研磨,匀浆器,捣碎机。 (3)抽提:抽提时注意的因素:pH、温度、盐及蛋白酶等。一般在低温下,调节pH至等电点,用盐析(硫酸铵或氯化钠)或有机溶剂(乙醇、丙酮、异丙醇等)使酶沉淀。 酶是生物活性物质,一般在0—50C进行提纯。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分级分离时必须在-150C—-200C进行,酶制品一般都应在-200C以下低温保存。 3.制备战略2 : (4)浓缩:抽提液和发酵液中酶浓度一般都很低,所以,在纯化前要进行浓缩,常用的方法有: ①蒸发:高真空的条件下,大面积热空气接触,使水分在瞬时蒸发,而达到目的。由于水分蒸发时能带走热量,所以,只要真空条件好,受热并不强。 ②超过滤。 ③凝胶过滤。 ④冰冻浓缩。 ⑤其他:如聚乙二醇浓缩等。 3.制备战略3 : (5)纯化:首先了解所需纯化酶的理化性质(溶解度、分子大小和解离特性),以及酶的稳定性等。判断所选方法与条件的适当性,控制操作条件。具体纯化方法有: ①根据分子大小:凝胶过滤、超滤、超离心等。 ②根据解离性质:离子交换、电泳、等电聚焦等。 ③根据溶解度: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等。 ④酶与底物、辅助因子及抑制剂的专一性亲和作用,可采用亲和层析。 第七节 酶的应用 主要是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类 一、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酶 来源 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 淀粉酶 糖化酶 蛋白酶 纤维素酶 果胶酶 脂肪酶 溶菌酶 枯草杆菌、米曲霉等 根霉、黑曲霉等 木瓜、枯草杆菌、霉 菌等 木霉、青霉等 霉菌 真菌、细菌等 蛋清等 淀粉液化、啤酒酿造等 糊精降解为葡萄糖 肉类的软化和熟化、乳酪 生产等 发酵 果汁、果酒等饮料的澄清 乳酪的后熟、牛奶的加工 食品抗菌 一、酶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1.酶法生产葡萄糖 30-40%淀粉浆 糊精 α-淀粉酶 pH6.0~6.5 85~90℃ CaCl2, NaCl 葡萄糖 糖化酶 pH4.5~5.0 55~60℃ 45min 48h pH至2.0~2.5,室温,除去葡萄糖苷转移酶 DE=15~20 2.饴糖的生产 大米或糯米粉浆 α-淀粉酶 pH6.5~7.0   85~90℃ MgSO4 碘测试无颜色 饴糖 β-淀粉酶 pH6.5~7.0   62℃ 糊精 麦芽糖含量60~70%,Glc(1→4)Glc DE=15~20 3.酶在果蔬加工方面的应用 果胶酶 葡萄糖氧化酶 果汁和果酒澄清 柚苷酶脱苦味 橙皮苷酶 溶菌酶 去除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和干燥果蔬制品中的氧气 保鲜 脱苦味 4.酶在改善食品的品质和风味中的应用 洋葱风味酶、奶油风味酶 α-淀粉酶、蛋白酶 5.酶作为添加剂 加酶洗涤剂:碱性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 加酶牙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右旋糖酐酶… 加酶饲料: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加酶护肤用品:SOD、碱性磷酸酶、弹性蛋白酶… 二 酶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酶学诊断: (1)根据体内原有酶活力的变化诊断某些疾病 (2)利用酶测定体内某些物质的含量 1.根据体内原有酶活力的变化诊断某些疾病 酶 疾病与酶活力变化 淀粉酶 胰脏疾病、肾脏疾病↑,肝病↓ 胆碱酯酶 肝病↓ 酸性磷酸酶 前列腺癌、肝炎、红血球病变↑ 碱性磷酸酶 佝偻病、软骨化病、骨瘤、甲亢↑ 谷丙转氨酶 肝病、心肌梗死↑ 谷草转氨酶 肝病、心肌梗死↑ 胃蛋白酶 胃癌↑、十二指肠溃疡↓ 磷酸葡糖变构酶 肝炎、癌症↑ 醛缩酶 癌症、心肌梗死↑ 2.用酶测定体液中某些物质的量诊断疾病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 测血糖和尿糖 尿酸酶 血液尿酸 胆碱酯酶或胆固醇氧化酶 血液胆固醇含量 糖尿病 痛风病 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  酶联免疫分析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3、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利用酶的专一性、高效性和可调控性 酶 来源 用途 淀粉酶 纤维素酶 溶菌酶 超氧化物岐 化酶 L天冬酰胺酶 凝血酶 谷氨酰胺酶 溶纤酶 微生物、麦芽 霉菌 细菌、蛋清 微生物、血液 大肠杆菌 细菌、酵母 微生物 胰脏 微生物 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治疗出血、分解脓液、消 炎镇痛等 预防辐射,治疗皮肤炎症、氧中毒等 治疗白血病 治疗各种出血 抗癌 溶血栓 4、酶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2)应用 多酶偶联反应检测:利用两种或多种酶的联合作用,使底物通过两步或多步反应转化为易于检测的产物,测定被测物质量。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ELISA ):利用酶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通过免疫反应结合形成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