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物膜与跨膜转运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膜与跨膜转运 大纲 7.1 总述 7.2 细胞膜的分子组成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4 溶质的跨膜转运 7.5 细胞膜与跨膜转运相关文献讨论 7.1 总述 7.1 总述 细胞膜的的功能: 确定细胞及细胞内各个细胞器的边界,隔离细胞过程与成分。 调控细胞及细胞器的分子运输。 保存细胞能量。 细胞通讯(受体等)。 7.2 细胞膜的分子组成 1. 脂类(25%-70%) 磷脂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等。 胆固醇 糖脂 2. 蛋白质(30%-75%) 整体膜蛋白,外周膜蛋白,脂锚定蛋白 3. 碳水化合物(糖类)(~10%) 糖蛋白和糖脂 4. 少量的核酸,水分、无机盐 7.2 细胞膜的分子组成 7.2 细胞膜的分子组成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脂双分子层: 两性脂分子在水中自动形成的聚集形态:微团,脂双层(4-5 nm),脂质体; 稳定但是灵活 半透性 脂双层同时具有液体(快速分子移动)和固体的特性。脂双层是二维的液体。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生物膜双层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膜脂的运动: 流动性 不饱和脂肪酸、固醇。 侧向扩散 同一分子层,相对于其他脂分子的运动 液、晶两性:在垂直于双分子层的维度里,有高度的规律性;在双分子层平面里,有极大的流动性。 翻转运动 概率小,需能,翻转酶可促进 旋转运动 交换 脂肪链的运动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生物膜的流体镶嵌模型 [Singer Nicholson (1972), Science 1972 Feb. 18 175:23 720-731] 描述了蛋白质与脂双层的关系; 膜蛋白好像液体脂分子海洋中的圆形冰山; 整体蛋白跨越脂双层,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在膜上; 外周蛋白与膜表面松散地结合(如:通过静电作用); 脂锚定蛋白:在膜内或膜外,共价结合在脂上。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膜蛋白的侧向扩散: 有些蛋白可自由侧向扩散(人细胞与小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有些膜蛋白在细胞或细胞器膜上形成聚集物或补丁,这些蛋白分子被一些内部结构锚定,之间相对不动,如:血型糖蛋白,氯离子-碳酸氢根交换蛋白。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膜蛋白的定位: 电镜观察冰冻撕裂膜; 不能跨膜的试剂进行研究: 异乙基乙酰亚胺 蛋白酶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外周蛋白: 通过弱静电作用结合到膜蛋白或脂分子上 用高浓度的盐溶液可溶 与膜的结合是动态的:临时的,可调控的 例如: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带负电荷的磷脂)可以与含有赖氨酸和精氨酸的血型糖蛋白结合 例如:红细胞的血影蛋白可以支撑细胞膜并使膜蛋白条理化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通过磷脂酰肌醇的糖衍生物(GPI)共价连接: GPI 是细胞膜外层的脂 ; 最初是通过研究一种磷脂酶发现的。 通过内膜上的碳氢链(CH2)共价连接,如:Scr蛋白和Ras蛋白。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膜整体蛋白: 融入脂双层的两亲性蛋白; 特定片段的初级结构高度亲脂: 通常是? -螺旋,与质膜的脂肪酸尾部结合; 一般有20-30个连续的亲脂性氨基酸 有单个或多个跨膜片段; 多种跨膜通道蛋白,如:细菌视紫红质。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整联蛋白(Integrins): 异二聚体; 不同的α和β亚基结合会产生多样的特异性; 与整合蛋白结合的蛋白存在RGD序列; 功能:粘合分子,受体,信号转导蛋白。 钙粘着蛋白(Cadherins): 嗜同种相互作用。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免疫球蛋白类似蛋白(Immunoglobulin-like proteins): 嗜同种相互作用; 嗜异种相互作用。 选择蛋白(Selectins): 在Ca2+存在下,结合临近细胞表面特异多糖。 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诸多细胞过程涉及膜融合:外排作用、内吞作用、细胞分裂、精卵细胞融合、膜包被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特异膜融合的要求: 1)互相识别; 2)并列靠近; 3)双分子层结构局部打破; 4)两个双分子层融合形成连续双分子层; 5)对特异信号响应。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7.3 膜的超分子结构 细胞杂交: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生物方法(病毒);化学方法(聚乙二醇PEG);物理方法(电击和激光)。 应用:植物育种,单克隆抗体制备等。 7.4 溶质的跨膜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