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脊灰病毒共Ⅰ型、Ⅱ型、Ⅲ 型3个血清型 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易感人群 人对脊灰病毒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为主) 免疫力 <4月龄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 感染后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潜伏期:3~35天,一般7~14天 传染期 感染者大便排出病毒可达数周至数月 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4周都有传染性,发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 1、脊髓灰质炎; 8、神经丛炎; 2、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9、周期性麻痹;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等; 10、肌病; 4、多神经病; 11、急性多发性肌; 5、神经根炎; 12、肉毒中毒; 6、外伤性神经炎; 13、四肢瘫、截瘫; 7、单神经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 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显性感染) 免疫力 出生后母传抗体逐渐衰减,6-8月龄最低 感染后能产生持久免疫力 潜伏期:7~21天,一般10~14天 传染期 出疹前后5天 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至少13种血清群 常见的有A、B、C、Y和W135 各血清群无交叉免疫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飞沫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多为带菌感染) 免疫力 感染后能产生持久免疫力 乙脑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 经蚊媒传播 主要为三带喙库蚊 传染源:家畜和家禽,特别是猪 传播途径:蚊子叮咬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多为隐性) 免疫力 感染后能产生持久免疫力 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咳嗽持续4-8周 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显性感染) 免疫力 感染后还可能再次感染 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只有一种血清型 临床表现与麻疹较难鉴别 传染源:病人,先天性风疹患儿,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孕期患风疹可以通过胎盘侵入胎儿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20%-50%) 免疫力 感染后能产生持久免疫力 风疹最重要、最严重的后果是先天性风疹感染 孕期感染风疹:流产、死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等 CRS:耳聋、白内障、心脏缺陷和智力低下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只有一种血清型 主要为儿童病例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为主、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30%) 免疫力 感染后能产生持久免疫力 简介 流行特征 病人和密接管理 隔离期:? 医学观察期:? 疫苗接种 乙脑减毒活疫苗 百日咳 简介 流行特征 病人和密接管理 隔离期:14天 医学观察期:21天 固定病人头部,把拭子通过鼻孔进入鼻咽部,以柔和的下压力向下鼻腔面推进至鼻咽部,旋转拭子1圈后抽出。 鼻咽拭子采集方法 疫苗接种 百白破疫苗 风疹 简介 流行特征 病人和密接管理 隔离期:出疹后5天 医学观察期:21天 风疹危害严重 疫苗接种 育龄期妇女孕前推荐接种MMR疫苗 风疹暴发应急接种 麻风二联(MR)--推荐 麻风腮疫苗(MMR) 流行性腮腺炎 简介 流行特征 简介 流行特征 感染脊灰病毒后结局 无症状 类似感冒症状 肢体麻痹 潜伏期和传染期 病人和密接管理 隔离期:发病后40天 医学观察期:35天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 症状监测 监测对象 15岁、急性起病、软瘫; 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 常见的AFP:(14种疾病) 调查和采样 采集2份便标本 (间隔24小时) 便标本送检 冷冻保存 冷藏送检 市CDC反馈结果 麻痹14 天 7天 28天 48小时 个案调查 病例报告 麻痹60-75天 随访 便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 疫苗接种 口服减毒活疫苗(OPV) 注射型灭活疫苗(IPV) OPV和IPV区别? 麻疹 简介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的时间过程 病毒感染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潜伏期和传染期 病人和密接管理 隔离期:出疹后5天 医学观察期:21天 麻疹危害严重 1/4病例住院 1/1000病例并发脑炎 1-2/1000病例死亡 1951~2014年天津市麻疹报告发病率和MCV免疫程序 1965: 液体疫苗 1973: 计划免疫 2006:提出消除麻疹 1984: 冻干疫苗 1998:加速麻疹控制规划 1982年3剂次 8月龄M 18-23月龄M 小学一年级M 1973年2剂次 8月龄M 18-23月龄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