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1.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化学1.ppt

丁收年 snding@seu.edu.cn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课程性质 科普 学习要求 初步了解掌握化学知识 教 材 工程化学导论 考核方法 考试 课程安排及要求 理论课:32学时 实验课:第四周开始 共5个实验 重视实验,把实验课看成是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1 绪 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化学是什么? 1.1 化学是什么? ?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 核心与特征:合成新物质(Synthesis) ?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What have I got?) ?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How did that transformation happen?) ?为什么是这种结构,为何发生这种变化(Why that change or structure, rather than others?)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都与化学息息相关。生命的产生、生物体的各种活动无不是在进行着各种化学运动。生老病死都是化学变化的表现。 (1)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 (2)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3)促进其他基础学科和应用科学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形成。如:环境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地球化学等。 (4)与所有其它学科或行业都密切相关。 总之,化学是人类社会的一门中心学科,是自然科学的轴心。 1.2.2 近代化学的萌芽 1.2 化学发展简史 1.2.1 古代化学 1.2.3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 (1)实用和自然哲学时期(---公元前后) 人类第一个化学上的发明:火 (2)炼金术、炼丹时期(公元前后—公元1500年) (3)医化学时期(公元1500—1700年) (4)燃素学说时期(公元1700-1774年) 1700年史塔尔(Stahl)的燃素说 1748年罗蒙诺索夫的质量不灭定律 1774年拉瓦锡的氧化理论 1803年Dalton 建立的原子学说 1808年盖?吕萨布(Gay-Lussac)的气体简比定律 1811年阿佛加德罗(Avogadro)定律和分子论 1869年门捷列夫建立元素周期系 (1)从宏观到微观 (2)从体相到表相 (3)从定性到定量 (4)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从宏观到微观 单用宏观的研究方法是不够的,只有深入到微观,研究分子、原子层次的运动规律,才能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结构与物性的关系。 (2) 从体相到表相 在多相体系中,化学反应总是在表相上进行,随着测试手段的进步,人们迫切希望了解表相反应的实际过程,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表面化学和多相催化的发展。 (3) 从定性到定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并可进行人工模拟和自动记录,使许多以前只能做定性研究的课题现在可进行定量监测。 (4) 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化学内部更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了许多极具生命力的交叉科学,如生物化学、海洋化学、地球化学、天体化学、计算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等。 (5)从研究平衡态到研究非平衡态 经典热力学只研究平衡态和封闭体系或孤立体系,然而对处于非平衡态的开放体系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自1960年以来,逐渐形成了非平衡态热力学这个学科分支。 (1)化学热力学 研究化学变化过程(包括相变过程)的能量转换及 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2)化学动力学 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及影响速率的因素; (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及 电化学基础; (4)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5)能源化学 (6)环境化学 (7) … … * * * *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