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苏教版.docVIP

2011-20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20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苏教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次阶段性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36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括号内。(4分) 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轻轻地kòu jī( )知识的大门,在知识的世界里màn bù( ),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求索的艰辛,我们可以xún mì( )英雄人物成长的足迹,líng tīng( )伟人的谆谆教诲。 2、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踌躇不绝 名副其实 自相矛盾 眼花缭乱 锱珠必较 走投无路 永往直前 班门弄斧 明察秋豪 别出心裁 错别字 改 正 3、名句默写。(10分) ①安不忘危, 。 ②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抒发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一联是: , 。 ③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④苏轼的《浣溪沙》中,化用白居易的“听唱黄鸡与白日”的一句诗: 。 ⑤⑥“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 。 ⑦青山有幸埋忠骨,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鲁迅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B、《飞鸟集》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C、大量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人的情感,也能增长人的知识。 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午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2分) A. 部分同学意志不坚定,经营者随机应变的逃避检查,是黑网吧难根除的主要原因。 B.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耸听。)《当“海盗”去》中,汤姆在确定当海盗计划前,他还计划做什么?汤姆最后选定当海盗的理由是什么?汤姆亚是一个淘气的少年,一天半夜,他和一道在坟场玩死猫无意中他们看到了汤姆与蓓姬在洞中,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人山洞,他们了。 【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人们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 ?? ??”之意;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取“ ?? ??”之意。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4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8—9题。 (5分)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3分) 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唐代王建的绝句,在咏中秋的诗篇中,较为著名。 B.首句写中庭月色,“地白”二字,使人不由得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C.第二句表明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桂花。意境悠远,耐人寻思。 D.结尾作者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5题。(14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千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北人:北方人。 菱:一

文档评论(0)

qi19208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