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建国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07年10月24日,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中国的西昌,为什么? 2、你知道下面这幅是什么照片吗? “两弹一星精神” 热 爱 祖 国, 无 私 奉 献, 自 力 更 生, 艰 苦 奋 斗, 勇 于 登 攀。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保证;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背景 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 1 2 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一穷二白 1956年,制定全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把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入发展重点。 1963年,制定第二个科技发展规划,部署了两弹一星的研制。 3 中国制定了科学发展战略 目的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神州七号 载人航天 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两弹一星 成果 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国防 1)原子弹 1964年 A.时间: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B.意义: C.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 a.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b.中国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我国的核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秦山核电站内部 大亚湾核电站 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民族脊梁 钱学森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导弹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0年) B.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4年)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年)   1970年,酒泉,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3)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重量173公斤,比苏联(83.6公斤)、美国(8.2公斤)、法国(38公斤)、日本(9.4公斤)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 从时事热点导入 (设计意图)注意从最近的时事 热点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知识,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 兴趣。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至2002年,“神舟” 号飞船先后四次成功进行无人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飞入太空并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载着聂海胜、费俊龙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首次发射重量仅40千克的伴飞小卫星 。 4)载人航天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挥动中国国旗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一名苏丹小女孩,瘦骨伶仃,身后立一只不怀好意的秃鹫,它虎视眈眈着,正要伺机扑上来。卡文·卡特开始以为小女孩已经死了,可他忽然听到了小女孩微弱的哭声,原来她正在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