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对比(二)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探讨 中国学者观点 严复的观点: 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实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论世变之函》 陈独秀观点: 总结三条: 1、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 2、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 3、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李大钊观点: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 ——《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现代时期的主要观点在于扬西抑中。 李大钊虽然在分析中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长短,但也主要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短处: 1、厌世的人生观不适于宇宙进化之理法; 2、惰性太重 3、不尊重个性之权威与势力; 4、阶级的精神视个人仅为一较大单位中不完全之部分,部分之生存价值被单位所吞没; 5、对于妇人之轻侮; 6、同情心缺乏; 7、神权之偏重,专制主义之盛。 胡适则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实质在于: 东方文明是知足、安分、安命、安贫、乐天、不争、认吃亏; 西方文明是不安分、不知足、努力奋斗、不安贫。 认为神圣的不知足是一切革新一切进化的动力。 梁漱溟的人生三路向说: 西方文学是是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童年) 中国文化是以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早熟) 印度文化是以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早熟) (房子的比喻) 他认为东方文化本身没有什么不及西方之处,只是成熟太早,不合时宜,第一条路还未走完就走到了第二条路上。他进而提出中国的民族精神“分析言之,约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 张岱年: 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认为刚健有为力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纲。 其他: 西方学者的观点 17世纪 莱布尼茨: 择要而论,就生活上的必要,技术与经验科学考察,两方都不相上下 ,互有特长。若就思维与思辨的科学而言,则欧洲实较中国为优越。因为逻辑学、形而上学为我们固有领域,其优越自不待言;……在军事领域,他们实远不及欧洲,这并不是中国人无知,而是因为中国人厌恶人类这一罪恶,同时具有较基督教更为高深的学理,所以尽力避免战争。 在事实上,我们在中华民族中发现了优美的道德,即在道德上,中华民族具呈现着怎样的优越。……在生活与人际关系方面的伦理与政治,我们实不足与中国相比较。因为中国民族在可能的范围内,相互团结以实现公共的安全与人类的秩序,这与其他国家的法律比较,其优劣当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如有一圣贤要选一优秀的民族加以奖励,那么他的金苹果的赐予,一定会落到中国人的身上。 18世纪(启蒙运动) *法国学者沃尔夫认为:中国人唯一的原理便是理性的教养,中国人的学说包含了自然的全部要领,并主张以儒家的理性主义道德论补充基督教之不足。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没有宗教,而是以道德代宗教,以礼教为人民行动的规范。儒家强调的礼的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唤起一种必须铭刻在人民心中的感情,而且正是因为人人都*具有这种感情才构成了这一帝国的统治精神。 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在《中国专制政治论》中论述道:中国在天理天则的名称下,遵守了自然法……故中国四千年中永续其繁荣的状况。 19世纪 ☆黑格尔观点: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罗素观点:我们的文化最显著的长处是科学方法,中国人的最显著的长处是对人生之目标的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境电子商务客服:跨境电子商务售后客户服务与沟通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docx VIP
- 跨境电子商务客服:跨境电子商务售前客户服务与沟通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三季度员工招聘5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word)电力行业应急预案目录及范本.doc VIP
- 202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英语热点复习:阅读理解说明文.pdf VIP
- 黄精加工方法和黄精制品.pdf VIP
- 小学英语语法课件- 一般将来时 (共36张PPT) 全国通用.ppt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英语热点复习:阅读理解记叙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