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山水田园诗 含义: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题材内容的一类诗歌。 特点: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自然质朴 常用表现手法:白描、比喻、拟人、借代、视听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色彩对比、虚实结合 景物描写的作用:点明时间与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全诗奠定基调 山水田园诗的情感类型 1.热爱山水 2.渴望归隐 3.淡泊名利 4.乐观豁达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步入衡山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游月陂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邀”字是拟人手法,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2:这首诗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风吹帘动,嘈嘈溪声,反衬夜晚的清静。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闲适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进行简要赏析。 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路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别诗 (六)送别诗 含义:以亲友送别为题材的诗歌 特点: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中通常有“赠、别、送”等字眼。常常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风格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词浅情深。 感情特征:表达离愁别绪 想象别后生活 劝勉安慰友人 寄寓自身遭遇 常用表现手法:想象、虚实结合、对比、以乐景衬爱情、借景抒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在送别诗中,诗人常常通过写离别之景里寄寓自己的离别之情。请结合诗句,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2.诗人的“悲”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借“衰草边”暗写寒风劲吹,渲染一种浓郁的荒凉萧索的气氛,烘托出诗人浓重的离别之情。借“寒云”、“暮雪”写环境的阴冷,寄寓人物内心的凄冷沉重的感受。 2.诗人之“悲”表现在四个方面:离别之悲,身世之悲,国难之悲,相逢无期之悲。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释: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一从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越江:这里指柳江。③荆门:当时为县名,在湖北。郢:今湖北江陵 1.第二联表达的情感与其他联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的一、三、四联主要表现的是手足情深,第二联表达的是诗人被贬的愤懑愁苦之情。以“六千里”“十二年”表明遭贬谪地点之远、时间之长,以“万死”“投荒”渲染处境之艰难,抒发抑郁不平之气。 2.请简析后两联的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腹透腹膜炎的护理.pptx VIP
- 肌电图设备可行性报告.docx
- 网络短剧推广方案策划.pptx VIP
- 2020年中央空调市场报告-艾肯网.pdf VIP
- 人工智能赋能中学化学教学的探索.pptx VIP
-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课件.ppt VIP
- 解放上海红色戏剧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台词剧本手稿.doc VIP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实战课件 第7章 AIGC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pptx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VIP
- 2025下半年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