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韶关市2011高考语文一模分析会
韶关市2011年高考语文一模分析会
?
一、全市考试情况
(略)
第9题(1),断句:
1、学生作答情况:
4分的题普遍能拿到2—3分。(错漏一个不扣分,2个扣1分)
2、复习备考建议:
断句的要领在于领会全篇(至少是全段或者全句)的大意,要告诉学生凡是能够表示一段完整的意思的地方或者能够清楚地表示语气的逗留、舒缓和停顿的地方都应该断开。
比如“命朝义”不能单独断开,因为语意不完整,未说清楚命令朝义做什么,所以应该在“命朝义筑三隅城”后断开。又如“命朝义筑毕”语意已经很完整,所以应当在其后断开;再如“未泥”是说“(朝义)未泥”,语意完整,也要单独断开;“思明至”是说“思明至(筑三隅城处)”,语意完整,要断开;“诟怒之”是说“(思明)诟怒之”,语意也完整,也应该断开。
第9题(2),翻译:
1、学生作答情况
6分的题学生普遍拿到3分左右。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1)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不能做到逐字逐句落实,只图个大概,一旦碰上评分点,便很容易失分。
比如有学生把“群下小不如意,动至族诛”译成“下属不合他的意愿,他甚至会杀掉下属的全族”,大意是没问题,但是“小”和“动”这两个词是命题者预设的评分点,很多学生都没译到。
(2)很多同学对文言中的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依然不懂,这是基础不扎实的表现。
比如“史思明猜忍好杀”中的“忍”字,是很常见的一个实词,但是依然有同学未掌握,把它译成“忍心”,实际上只要代入原文串一下语意,便会发现这样翻译是不通的,应该把它翻译成“残忍”。
又如“人不自保”中的“自保”,许多同学认为现在我们也还这么说,于是便在做翻译的时候直接抄下来,不作翻译,其实高考题中的翻译题是要译得平白如话的,这个句子应当是宾语前置句,翻译的时候应该把它调整为“人不保自”,译成“人人(都)不能保护自己”。虽然命题者并未在这个地方预设评分点,但是万一设了,那么很多同学就不能得分。
(3)现代汉语词汇量太少,导致翻译的时候找不到恰当的词去翻译。
比如“王亦不全矣”中的“全”字,有同学译成了“成全”,但是就没有想到,如果用“全”字来组词,还可以组成“保全”。
2、复习备考建议:
(1)要强调学生今后的翻译一定要以直译为主,力求做到字字落实。
(2)要强化文言基础,文言训练不要中断。
教师可带领学生重温经典课文,通过回归课本来强化文言基础;另外,教师也可以从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精选出一部分给学生做限时训练,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对答题时间的把握,培养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老师可以在讲评的时候精心串讲,通过这样的方法带动学生温习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等。
?
第10题,诗歌鉴赏:
1、学生作答情况
7分的题学生普遍只拿到3分左右,得分还是太低。
暴露出以下4个问题:
(1)答题格式不规范。从两个小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答题杂乱无章,没有层次,不会先点出手法然后再结合文本作分析,并指出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
(2)堆砌鉴赏术语,不能深入到文本中去解读阐释。有的学生,在一道题的答案里,句句都有术语,处处都是套话,但是却没有一句是能结合文本来阐释的。这样是不得分的。
(3)不重视文本、不理解文本。
例如第一小题其实应当是答,作者写柳絮和芭蕉是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可是因为学生不重视研读文本,所以学生连文本中很明显的“梦如柳絮”中的“如”字,“愁似芭蕉”的“似”字,都视而不见,这样,答题的时候就写不到比喻了,只好随意扣顶帽子上去,比如“借景抒情”“虚实相生”什么的,然后便是乱说一通。
有些同学虽答到了比喻,可是因不理解文本,不理解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到底有何相似性,所以在结合文本阐释运用比喻的手法的时候,就说得不够清楚甚至是乱七八糟了。
比如有同学答道“柳絮像梦一样飘飞无定,芭蕉像愁一样卷起来”,如此作答,连本体喻体都没搞清楚,根本就没读懂文本。
又如,有同学答道“梦像柳条一样飘飞,愁像芭蕉这种弯曲的水果那样卷着”,柳絮和芭蕉为何物都没搞清楚,把柳絮等同于柳条,把芭蕉说成是水果,连常识都没有,诗意就更不懂了。
再如,有同学答道“作者就像柳絮一样飘飞无定,无依无靠,居无定所,漂泊流离”,学生没细看文本,诗中说是“梦如柳絮”而不是“吾如柳絮”之类的。
还有,有同学答道“梦就像柳絮,愁就像芭蕉”,本体和喻体间到底相似点、关联点在哪里,没点出来。
(4)不懂得去琢磨题目中暗藏的玄机。
例如第二小题,题目中说“在这首诗的尾联,作者不问别的,只问……”,所谓的“不问别的”实际上就是“不直接问故乡、家人;不直接抒发对故乡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那不直接,就是间接,间接问,就能够使思念故乡家人的情感表达得委婉含蓄。另外对于故乡、家人的思念诉诸一栏红药,红药便成了情感的寄托物、具体而形象的载体。因此第二小题回答表现手法的时候,可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