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宏观部分-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ppt

宏观经济学宏观部分-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宏观部分-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一章 第*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南师大田文 3.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 生产法:依据各生产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 ,反映GDP的来源。 从生产角度,运用增值法统计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 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一章 第*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南师大田文 生产法计算的中国GDP 年 份  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 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 1980 4517.8 4517.8 1359.4 2192.0 966.4 460 1984 7206.7 7171.0 2295.5 3105.7 1769.8 692 1989 16917.8 16909.2 4228.0 7278.0 5403.2 1512 1992 26651.9 26638.1 5800.0 11699.5 9138.6 2287 1997 73142.7 74462.6 14211.2 37222.7 23028.7 6054 2001 95727.9 97314.8 15411.8 48750.0 33153.0 7651 2002 103935.3 105172.3 16117.3 52980.2 36074.8 8214 2003 116603.2 117251.9 17092.1 61274.1 38885.7 9101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一章 第*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南师大田文 我国按国际通行的原则核算GDP 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 基本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现价和不变价计算方法。 中国如何统计GDP 见经济学习网站 的经济论坛 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 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 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一章 第*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南师大田文 4.产出、支出、收入的关系 广义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完全等值, 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即: 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 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 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 一国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相等; 但由于统计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 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用收入法核算GDP要额外加一个统计误差项。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一章 第*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南师大田文 5.总产出核算的重要意义 (1)总产出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财政支出、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只有通过总产出水平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比如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等。 (3)“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的恒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一章 第*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南师大田文 四、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净值:NDP net domestic products 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 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 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 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一章 第*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南师大田文 2.国民收入:NI national income 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NDP等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NI = NDP -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贴 狭义国民收入: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 政府补贴(给予企业): 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