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上)历史社会《教与学》学业考试单元检测(五).doc

八年级(上)历史社会《教与学》学业考试单元检测(五).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历史社会《教与学》学业考试单元检测(五)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与学》学业考试单元检测(五)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A卷) 一、慧眼识珠(仔细选择,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相信你能做对的。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下列世界文明中,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是( ) A、印度文明 B、希腊文明 C、阿拉伯文明 D、中华文明 2、西周统治阶级以哪些制度为工具,巩固其统治(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 ④世袭制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春秋战国时期,( )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 A.石器农具 B.青铜农具 C.铁制农具 D.铜制农具 4、“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是( ) 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 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人仕为官 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6、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是( )建立的。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7、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始建于秦朝。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A.显示秦朝的强大国力 B.供后人欣赏和游玩 C.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D.当时的国界 8、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仆人了没有?这是他什么思想的体现(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仁”的思想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0、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这一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的版图是在( ) A.公元前80年 B.公元前60年 C.公元60年 D.公元80年 11.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12、以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著称的唐朝皇帝是(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隆基 D.武则天 13、科举考试的制度是在( )创立的。 A.隋朝 B.唐朝 C.秦朝 D.汉朝 14、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5、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资治通鉴》 B.《汉书》 C.《史记》 D.《明史》 16、率领军队作战勇敢、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百姓爱戴的抗金将领是( ) A.李纲 B.寇准 C.岳飞 D.韩世忠 17、今天的江南被人称为“鱼米之乡”,其实早在南宋就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那么这一谚语反映的是( ) ①当时北方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②南方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 ③当时江南地区出现了农业高产区 ④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达高峰是在(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9、宋辽、宋金“和议”的共同点是( ) A.辽、金都对宋称臣 B. 辽、金都给宋大量的钱物 C.都导致了持续的战乱 D.都反映了宋政权的软弱 20、《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 ) A、北宋都城汴梁 B、东汉都城洛阳 C、唐都长安 D、元朝大都 二、综合探究(仔细思考吧!在此展现你的无穷才华吧!) 21、阅读故事回答(14分) 为了取信于民,在颁布新法前,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宣布:谁能够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民众觉得此事容易,不相信真的发赏,没有人尝试。商鞅又把赏金提到五十金。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商鞅如数发赏。从此,人们相信商鞅说话算数。新法颁布后,大家也相信它必定能实行。 (1)商鞅是在什么时间、在哪国实行变法?(2分) (2)请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 (3)你怎样评价商鞅变法?(4分) (4)你认为这个故事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请你说出理由。(4分)

文档评论(0)

ptaos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