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历史表式教案--大通良教中学范增桂
科目 1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型 新授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 设计者 范增桂 执教者 范增桂 教学对象 学生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 二、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
攻打城市失败→文家市决策,退向农村→三湾改编,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起义的背景,掌握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结果等。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南昌起义的内容并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感知也已了解了历史课基本学习方法和在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尽管学生们对历史知识了解不多,但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喜欢争论和提出质疑。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已经有了了解,但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前一课学习的内容已经为这一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较浓厚的。对于本课难点的掌握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学习小组成员的表现也会影响本节课的进度和效果。 五、 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提问讲解法、故事穿插法、讨论法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相关资料、图片。 八、课时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教师补充、过渡——归纳小结、反思完善——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个性修改 导入新课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巩固小结做业
布置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 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文家市。C.改编部队的地点:三湾。D.最后落脚的地点:井冈山。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3、观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和57页插图《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相见的地方》,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点提问——A.会师时间:1928年4月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C.领导人:朱德、毛泽东)4、根据59页“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小组议论并发言: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层层引导: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小结:归纳本课的线索。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学生在56页地图上标明位置
完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进行敌我力量对比分析时,注意观察57页“文献资料·红军歌谣”、59页“自由阅读卡·红军的军服”。
小组议论并发言。 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反动的性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