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计:2015年4 ~ 10月,长江上游降雨基本正常,中下游降雨偏多,长江流域降雨略偏多。 6 ~ 8月:长江上游降雨基本正常,中下游降雨偏多,长江流域降雨略偏多。 三峡最大入库流量50000~55000(50200),汉口最高水位26.0~26.5(26.21),大通最高水位13.8~14.3m(13.41)。 1.气候背景 2.冬季水雨情 3.冬季气温 4.海温 5.积雪 6. 500hPa环流特征 7.南方涛动指数 8.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9.东亚季风 10.太阳黑子 11.模式预报 12.相似年 13.会商成果 长江流域冬季气温偏高(1979、1987、1999、2001、2002、2003、2004、2007、2009、2010) 汛期降水大多数年份偏多 1.气候背景:小洪涝期,长江多雨 2.冬季水雨情:冬季少,汛期少 3.冬季气温:偏高,汛期降水多 4.海温:Elnino,汛期降水多 5.积雪:略偏多,汛期降水多 6. 500hPa环流特征:无明显大涝大旱分布 7.南方涛动指数:汛期降水多 8.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汛期降水多 9.东亚季风:汛期降水多 10.太阳黑子:无明显信号 11.模式预报:无明显信号 12.相似年:降水多 13.会商结果:降水多 预计:2015年4 ~ 10月长江流域降雨略偏多,其中,上游降雨基本正常,中下游降雨偏多。 主汛期(6 ~ 8月)长江流域降雨偏多,其中,中游大部偏多2成左右。 三峡最大入库流量50000~55000(50200),汉口最高水位26.0~26.5(26.21),大通最高水位13.8~14.3m(13.41)。 各单位预报汇总 北大 大气所 南气院 气科院 水利部 总参 各省预报 气候中心讨论稿 技术组 讨论稿 讨论稿 综合稿 综合稿 预测依据小结 2015年汛期预测初步结论 5.积雪 2015年2月,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偏小;青海中北部、西藏西南部和东部积雪日数为5~15天左右,西藏中北部部分地区、青海西南部和东南部局部积雪日数偏少。 5.积雪 冬季青藏高原积雪略偏多,汛期长江中下游及流域降水偏多。 6. 500hPa环流特征 1月副高面积偏小,强度偏弱,脊线位置偏北,西伸脊点接近常年同期。北半球500hPa环流及距平无大涝大旱的分布,全流域性洪涝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小 6. 500hPa环流特征 2月副高面积偏小,强度偏弱。北半球500hPa环流及距平无大涝大旱的分布,全流域性洪涝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小 7.南方涛动指数 南方涛动指数为负位相,长江中下游及流域汛期降水偏多 8.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小 强度偏弱 8.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副高3月已转为偏大,偏强,偏南,偏西,大气对ENSO的响应?预计汛期长江中下游多雨 8.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厄尔尼诺次年:汛期副高强度偏强概率大。 8.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厄尔尼诺次年:汛期副高西伸脊点偏西概率大。 8.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厄尔尼诺次年:汛期副高脊线6—7月偏南,8月偏北概率大。 9.东亚季风 东亚冬季风略偏弱,对应年份汛期降水的相关及合成 10.太阳黑子 M+1年6~8月降水距平 11. 模式预报 11. 模式预报 11. 模式预报 11. 模式预报 12.相似年 环流 因子 1975年1月 1989年1月 1999年1月 2002年1月 2015年1月 30年均值(1981-2010) 实况 距平 实况 距平 实况 距平 实况 距平 实况 距平 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110E-180) 4 - 7 - 4 - 17 + 6 - 11.37 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110E-180) 4 - 7 - 4 - 23 + 6 - 19.97 西太平洋副高脊线(110E-180) 15 + 15 + 15 + 13 - 15 + 13.8 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 145 + 135 + 135 + 100 - 125 + 121.67 欧亚纬向环流指数(IZ,0-150E) 144 + 165 + 136 + 161 + 150 + 123.6 欧亚经向环流指数(IM,0-151E) 62 - 62 - 65 - 59 - 47 - 68.5 亚洲纬向环流指数(IZ,60-150E) 119 + 157 + 116 + 164 + 138 + 114.07 亚洲经向环流指数(IM,60-150E) 61 - 44 - 70 + 45 - 40 - 66.337 印缅槽(15N20N,80E-100E) 9 - 25 + 21 - 20 - 22 - 23.67 太阳黑子 189 - 1645 + 723 + 1407 + 670 + 656.77 12.相似年 分析2015年1月重要环流因子相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