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哲学综合 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哲学综合 答案.doc

2004年A卷 一 简答题 1、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是: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英国,法国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在德国占据了统治地位;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新世界观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三大发现给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19世纪在社会科学方面也获得了重要的进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是:在近代哲学中,法国唯物主义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代表着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良种对立的方向,它们对于新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化。而认识的发展依靠的是人们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说科学的发展依靠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所以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3、答: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既是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辩证综合,也表现了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 二 论述题 1、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因而也就是一种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不仅在于它公开申明自己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而切更在于这种哲学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这种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在逻辑上内含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基石的实践概念之中。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于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人不象动物那样肯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使自己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以自身的活动否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赋予它以合乎人类目的或需要的形式,是“自在之物”成为合乎人的目的的“为我之物”。 只有当人与外部自然的否定性关系的进展能够提供人的解放的现实条件时,解放才是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自己的宗旨,它也就必然要把革命地改造现实的实践提到首位。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内含否定性、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作为自身的基础,便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革命的批判本质。 2、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指向性是以其科学性为基础的。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是现代化大生产的直接体现者,由于它和大机器工业相联系,所以也最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团结性。由于它是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所以也最有远见和前途。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它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保护。它大公无私,而且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因为它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下层,只有“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才能使自己得到解放。 三 名词解释 1、答:亚里士多德概括总结了以往哲学家们关于原因的思想,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处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 2、答:奥古斯丁的历史神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上帝之国》一书中。爱上帝、服从上帝的一方构成上帝之国,爱自己、对抗上帝的一方构成了人间之国,二者的斗争就构成了人类的历史。 3、答:实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质,一方面必须是不可分的单纯性的,必须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必须在其自身之内就具有能动性的原则。这样的实体就是“单子”。所谓“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它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内在目的。 4、答:人类的一般法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等社会制度都是人类理性的在特殊情况下的具体体现。法律制度不仅与国家整体的性质和原则有关,而且与各个国家的气候、土壤、面积大小等自然条件有关,与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有关系。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法的精神”。 四 论述题 1、答:1: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关系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我们对于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感觉事物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唯有超越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的处在才是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的对象。 2:理念派生万物的两条途径 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二是“模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 3:理念论的方法论与其对理想国家的阐述的联系 他的理念论的方法论直接影响了他对理想国家的构想。他认为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