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doc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大概由于人们生而有欲又不加以限制,所以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地追求欲望的满足,以及再满足,于是,无止境的竞技争斗和自我欲望的无限膨胀也就应运而生。有人将获取无限财富和进入世界十富之列,视作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有人声色犬马、日耗斗金,过着奢靡得不能再奢靡的生活;还有人为了名声地位、出人头地,以至于竭思殆虑、无所不用其极。林语堂也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在工作、金钱、感情和饮食上他都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对这些欲望常常加以限制,这就带来了林语堂人生追求的“中庸”性质,即半半哲学的人生观。????林语堂深受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本人的深刻影响,所以对中庸思想也推崇备至,他说:“我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论裸体》)林语堂还非常喜欢清代李模(密庵)那首“半字歌”,认为它最好地反映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首半字歌写道:“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这是对中庸哲学的形象阐释,它将天地人生的种种现象与关系写得绘声绘色,一展无余。其中在对天地万物的悲悯中又有着达观超然的人间情怀。没有对世界人生的本质性理解,如何能深刻、透彻以至于此。作者用生花之笔将天地人间的冷暖、得失、出入、是非、进退、乐悲等都和盘托出,表现出大智若愚的境界与品位。????基于这一半半哲学思想,林语堂反对过于努力工作和过于慵懒闲适的生活态度,而提出了工作和休闲相结合的生活方法,那就是努力工作和尽情享受。他说:“我主张尽力工作尽情作乐的人,英文只有work hard play hard四字,这样才得生活之调剂,无意中得不少收获。”(《论游台南》)林语堂本人即是这一生活原则的实行者,一方面他笔耕不辍,直到77岁还没有放下中之笔,他平均每年写一本书,足见其用功之勤。比如,写《生活的艺术》一书,林语堂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写出700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的写作真如文王被囚一样,一步也不能离开。如果用拚命三郎”来概括林语堂的写作,那也是非常恰当准确的。但另一方面,林语堂又非常注意休闲和享受,他常去户外散步,去郊外垂钓,去名山大川自由自在地游憩,他常能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体会生活的美好及其快乐,以诗意的情怀理生活中的一切。晚年定居台湾的阳明山,那里的山水风光、田园美景即是林语堂充分享受人生快乐的最好注释。来台前,林语堂有感于美国人长于进和工作却拙于受的特点,向美国读者介绍了《乐隐词》二首,其一的内容是:“短短横墙/矮矮疏窗/杚楂儿小小池塘/高低叠障/绿水旁边/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其二的内容是:“懒散无拘/此等何如/倚阑干临水观鱼/风花雪月/盈得工夫/好炷些香/说些话/读些书。”在《个人的梦》里,林语堂更心态悠闲余裕地说:假使他能得一个月的顽闲,度一个月顽闲的生活,他可以立即放下手中之笔,睡48小时大觉,换上便服,带一渔竿,携一本《醒世姻缘》,一本《七侠五义》,一本《海上花》,此外行杖一枝,雪茄五盒,到一世外桃源,暂做葛天遗民,领现在可行之乐,补生未读之书。这是充分理解了闲和享受真义之后的人生理想方式。在林语堂笔下,他所崇拜的陈芸和姚木兰也是这样:她们知足常乐,对生活所求无多,平淡悠闲的田园生活最令她们感到惬意,即使是布衣菜饭,亦可得乐终生。从此意义上说,林语堂认为还是张潮说得好:能闲人之所忙,然后能忙人之所闲。????其实,人生中存在着多个矛盾体,对每个矛盾体都应采取一种“半半哲学”的调和方法。因为人生永远有两个方面,工作与遣,事业与游戏,应酬与燕居,守礼与陶情,拘泥与放逸,谨慎与潇洒。其原因就在于人之心灵总是一张一弛,若海之有潮汐,音之有节奏,天之有晴雨,时之有寒暑,日之有晦明。宇宙之生律无不基于此循环起伏之理,所以生活是富有曲线的。老子也深明此理,认定天之道是损有余以补不足,而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如果以“人之道”行事,而忽略了“天之道”,这就必然带来人的无知与失于自然。从这个意义上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道家有时候讲:得就是失,而失也是一种得。中国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就好像日之升落、天之晦明、月之圆缺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跳得越高有时就跌得越重,月之最圆即意味着其立即要变成不圆,最明亮时候也就马上跟着开始黑暗。所以,在半半区域,时间维持得最久,也最为美妙!将这一“半半哲学”用在人生上面,于是,林语堂为美好而快乐的人生找到了一个有力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mericanculture小学英语美国文化专题.pptx VIP
- 中国珠宝首饰传统文化 夏商周 中国古代夏商周(商)首饰种类2.pptx VIP
-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之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中国珠宝首饰传统文化 夏商周 中国古代夏商周(夏)首饰种类1.pptx VIP
- 【课程思政案例】《机械设计基础》.docx VIP
- 2025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前密训10页纸.docx VIP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检验科重点专科汇报.pptx VIP
- 重大社2024《财务实训教程—智能财务共享》教学课件-费用共享.pptx VIP
- AmericanCulture.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