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个朝代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唐诗 宋词 元曲——散曲、杂剧 明清小说 元杂剧兴盛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 城市繁荣为戏曲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包括演出场地,市民观众,服装、乐器等其它物质条件。 意识形态的相对宽松,知识分子边缘化导致专业作家群的出现,读书人大量参与杂剧创作。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社会现实为杂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元杂剧兴盛的外部原因 (1)元杂剧的兴盛也是社会广泛需求的结果。 下层:元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上层:蒙古贵族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喜爱通俗性、娱乐性、故事性的视听艺术 (2)元杂剧创作队伍壮大 蒙古贵族对汉族人、尤其是南方汉族人采取歧视政策; 元代科举长期荒废; 元代汉族读书人的地位相对卑微,被排挤在社会下层。 元杂剧的体制 一、结构 一本四折一楔子, 一折一幕一宫调, 一折一宫一押韵, 一个主角唱到底。 楔子开场也过场, 交代情节埋伏笔。 绝大多数的杂剧都由一本、四折、一个楔子组成; 也有个别一本五折、六折。 也有多本连演,如《西厢记》由五本、二十一折构成。 2、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分末、旦、净、丑四类。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序幕) * 元代的民族歧视 四类人的划分: 1、蒙古人 2、色目人:西北各族 3、汉人:主要指长江以北、原处于金国统治下的汉人 4、南人:蒙元最后征服的南宋的汉人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 一些文人为了生计,涌向勾栏瓦肆,与艺人为伍,撰写剧本。文人的介入,提高了元杂剧的艺术水平 元 代 杂 剧 元曲 散曲 杂剧 套曲 小令 唱 唱+演 (散曲+“科”+“白”) (一宫调一曲子) (一宫调数曲子) 一、了解古代戏曲常识,掌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也有由五折构成) 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1、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乐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式、字数、平仄等。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 3、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说白。正末唱的称为“末本戏”,正旦唱的称为“旦本戏”。 《窦娥冤》为“末本”还是“旦本”? 4、剧本构成:唱词、宾白、科范。(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 二、鉴赏戏曲语言的方法 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宾白、科范相结合,整体鉴赏。 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古白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三、简介作者作品: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窦娥冤》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之首。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 、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此曲重彩浓墨,层层晕染,集中而又夸张地塑造了“浪子”的形象,这形象之中固然有关氏本人的影子,也可视作以关氏为代表的书会才人精神面貌的写照。当然,曲中刻意渲染的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态度并不可取,但如果我们结合元代特定的历史环境来看,不难发现,在这一“浪子”的形象身上所体现的对传统文人道德规范的叛逆精神、任性所为无所顾忌的个体生命意识,以及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意志,实际上是向市民意识、市民文化认同的新型文人人格的一种表现。此曲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曲中一系列短促有力的排句,节奏铿锵,具有精神抖擞、斩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pdf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0)字母教学.pptx VIP
- 1.2.3多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表格式)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生物化学》考研查锡良版2025年配套名校考研真题库.pdf VIP
- 110KV升压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docx VIP
- 2025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事业编医生岗招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ADA血糖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