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1.信号转化方式如何? 2.神经递质的效果一定引起兴奋么? 可以引起兴奋或抑制 3..递质释放的过程为__________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_____ 由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 胞吐 流动性 糖蛋白 4.突触小体内含量较多的细胞器有哪2类?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单向传导 2.传递过程: 冲动(电信号)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受体蛋白) 冲动(电信号)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3.信号转换形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特点:单向传递 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4.特点: 注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比较项目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的方式 刺激的方式 作用时间 传导的方向 局部电流 化学信号 电刺激 化学刺激 快 慢 可以双向传导 只能单向传递 兴奋的传导(递)小结 1.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跟踪训练 B 【加固训练】 1.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在突触间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慢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A 2.如图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 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c 跟踪训练 3、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跟踪训练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 A 【加固训练】(2014·沈阳联考)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应在⑤处给予刺激并观察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 D 1.测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时,电表的一极连在膜外,一极连在膜内。(如图) 有关“电流表”测定电位问题 2.测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电表的两极连在神经纤维膜外的不同部位。(如图)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ab=bd)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率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2 1 ①刺激b点,指针偏转 次, ②刺激c点,指针偏转 次。 跟踪训练 1.若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长度ab=bd,则: 2.(2009年高考上海卷)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2中曲线。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C 六、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参与生物节律的控制)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I语文解说.doc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含)解说.doc
- 2015电商解决方案试卷.ppt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Ⅱ)版解说.doc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解说.doc
- 2016年南京市玄武区物理二模解说.doc
- 2016年南昌大学人体奥秘参考解说.doc
- 2016年闵行区中考数学二模及解说.doc
- 2015佛山二模语文卷试卷.ppt
- 2015甘肃省高考物理实验专题试卷.ppt
- 2016年会计继续教育行政事业全部解说.doc
- 2016年护士资格考点:护理羊水栓塞每日一练(5月3日)解说.doc
- 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数学及解说.doc
- 2015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试卷.ppt
- 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数学(版)解说.doc
- 201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四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世界连成一体试卷.ppt
-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模拟(文科)(5月份)(版)解说.doc
- 2016年河南初中化学竞赛题二解说.doc
- 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配套:第一篇第二单元专题二两大基础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试卷.ppt
- 2016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数学(带Word版)解说.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