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5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对接高考资料.pptVIP

学案5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对接高考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5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对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 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记载言论的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士兵。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可靠的。 C   解析:兵:兵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     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       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        学不可以已 C   解析:C之:都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A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B以:介词,相当于“把”/连词,相当于“来”。D已:副词,相当于“已经”/动词,停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东方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秦国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   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平定北方   的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张本。 B   解析:“转入平定北方的攻势”这一说法不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⑵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译文:始皇心里自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12年高考全国课标卷](原文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解析:阙:空缺,空额。根据下文“朝论多属燧”来看,“察官失职”不通。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解答此类题目可采用联想推断(联想课文语句),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同义复用、偏义复词)、随文引申推断等方法。尤其是做题时要注意根据第3题中的相关信息和已知判断,依次排除,确立答案。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①说明萧燧品性正直,其时他并未担任主考官,故不能表明“恪尽职守”;⑤是说明萧燧从政节俭,并非“恪尽职守”;⑥是说明萧燧体恤百姓,并非“恪尽职守”。②③④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题时应注意:⑴审清题干,明确方向。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谁”“什么”“怎么样”等。⑵判明性质,识别错项。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括概念表述出来,而所列选项多为对具体事实的叙述,这就需要能够准确地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⑶把握规律,辨明陷阱。要了解文言文筛选信息题中干扰项的常见陷阱,把握命题规律。考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三种:①暗换对象。②进程混乱。③答非所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   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