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地理学(整理)

第一章 1.物种 P6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没有完整、统一的概念,但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相似、遗传上稳定的生物类群。 2.种群 P6 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P6) 3.植物的命名原则 P8 生物命名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名法, 并统一使用拉丁文。即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 学名 = 属名 + 种名 + 命名人 其中属名字首要大写,统一用斜体; 种名字首小写,统一用斜体; 命名人字首大写,可缩写,用正体; 第二章 1.植物区系 P26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2.世界种 P30 少数种类植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称为世界种。 3.成对种 P35 异地分化的亲缘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称为成对种。 4.替代种 P35 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或稍微交叉),在空间上依次排开,称为(地理)替代种。 5.生物入侵 P71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6.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P29 (1)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内该种植物重复出现在适宜它生存的生境,各部分之间没有障碍隔断; (2)间断分布区:也称不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中间被障碍隔开,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 7.植物分布区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P37-42 (1)气候演变 (2)地形变化 (3)板块运动 8.植物区系主要有哪些成分? P45-46 地理成分(根据生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来划分的。) 发生成分 迁移成分 历史成分(根据该组成成分参加当地植物区系的地质时期划分的。) 生态成分 9.世界植物区划划分出几个植物区?分别是什么? P49-53 (1)泛北极植物区 (2)古热带植物区 (3)新热带植物区 (4)澳大利亚植物区 (5)好望角植物区 (开普植物区) (6)南极植物区 10.我国植物区系分属哪两个植物区? P59-60 中国植物区系区分为两个植物区(七个亚区)。 泛北极植物区(欧一亚森林植物亚区、亚洲荒漠植物亚区、欧—亚草原植物亚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旧热带植物区(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 11.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划分出哪些植物亚区? P60 Ⅰ、欧-亚森林植物亚区 Ⅱ、亚洲荒漠植物亚区 Ⅲ、欧一亚草原植物亚区 IV、青藏高原植物亚区 V、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Ⅵ、中国一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VII、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 12.理解岛屿的隔离作用及岛屿种子传播的特点。P63-64 岛屿隔离的影响: 受海洋的隔离,岛屿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以海流和鸟播为主。 岛屿种子传播的特点: 海流传播的种子可抵达很多海洋岛屿。 粘附鸟类体表的种子传播较近,在大陆岛常见,在远洋岛屿较少。 通过鸟体内传播的植物在一切岛屿都有大量生长。 由哺乳动物动物传播的植物一般仅出现在该动物能到达和生活的大陆岛上。 新出现的岛屿上,首先到来的是风播植物,稍迟为海流携带植物,然后是鸟播植物。 13各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主要有哪些原生植物? P69 东亚中心:包括中国东部、朝鲜和日本。原生栽培植物有粟、稷、稻、大豆、白菜、萝卜、桃、杏、山楂、柿、甜橙、荔枝、银杏、茶、桑、油桐、漆、大麻、人参、肉桂等。 东南亚中心:包括我国云南在内,原生种类有各种芋类、香蕉、甘蔗、椰子、黑胡椒等。 印度中心:为稻、黄瓜、丝瓜、胡椒、茄、柑橘、绿豆等起源地。 中亚中心:包括中国新疆在内,原生起源的有燕麦、蚕豆、菠菜、苜宿、葡萄、苹果等。 西亚中心:有小麦、大麦、石榴、豌豆、甜菜、韭葱等原生植物。 地中海中心:有甜菜、卷心菜、茴香、葡萄等原生植物。 非洲中心:有高粱,油棕、西瓜、甜瓜、葫芦、草棉、咖啡、芝麻等。 南美中心(以安第斯山区为主):有大量原生栽培植物,如马铃薯、花生、番茄、凤梨、可可、烟草、古柯、金鸡纳、巴西橡胶等。 中美及墨西哥中心:为玉米、甘薯、木薯、西葫芦、菜豆、剑麻、陆地棉、番木瓜等重要栽培植物起源地。 北美中心:有向日葵、菊芋等原生植物。 欧洲和西伯利亚中心:原生栽培植物不多,如欧洲草莓、 矮 扁桃等。 澳大利亚中心:主要为各种桉树。 第三章 1.环境 P74 环境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 2.生境 P74 生物群落生活地区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也就是与植物体周围具体而直接的小环境,是与一般的、广泛的环境相对而言。 3.生

文档评论(0)

saa9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