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梁各环节技术交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型梁各环节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单位: 第页共页 预制场 编号 JSYZ-0001 工程名称 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 日期 2004-3-12 内容: T梁预制 1 台座的设置 预制厂内梁台座底面作成双层混凝土,台座上铺高标号砼,厚度张拉端头段15cm,中间10cm。在端头段2.6米范围内由于张拉受力集中,铺设由纵向φ12螺纹钢筋27根,横向φ6.5圆钢的钢筋网,用以加固端头部位的混凝土。台座做成水磨石,保证平整度。台座上层作成梁底部等宽,梁侧模板可以直接卡在台座上,好固定,防止涨模。台座边衬角钢,保证底模尺寸准确,耐用。台座设置向下的二次抛物线拱度,40mT梁跨中最大4cm,30mT梁2cm。 2 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调直、除锈、下料、弯制要准确,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分类挂牌存放。 3 预应力孔道及预埋件的就位 孔管安装位置应准确,管道连接平顺,孔道口与锚垫板垂直;各种预埋件齐全,位置准确。安装波纹管前先通过1KN径向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试验,同时做灌水试验,以检查有无渗漏现象,确认无变形、渗漏时方可使用。波纹管的连接用大一号的同型波纹管作接头管,接头管长为波纹管内径的5-7倍。波纹管连接后用密封胶带封口,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管道堵塞。波纹管安放位置准确,采用钢筋卡以铁丝绑扎固定,避免管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移位。波纹管如有反复弯曲,在操作时应注意防止管壁破裂,同时防止临近电焊火花烧伤管壁。如有微小破损应及时修补。 4 模板的制作及安装 侧模和端模采用钢模板,模板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底模边粘贴双面胶条,保证侧模与底模接触严密,防止漏浆。模板刷同一种脱模剂。 5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采用水平层浇筑,由于T梁梁高跨长,可采用斜层浇筑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浇筑。具体方法如下: 5.1浇筑方向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应改从另一端向相反的方向投料,在距该端4m—50m处合龙。 5.2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上下层浇筑时间相隔不宜超过1h(当气温在30℃以上时)或1.5h(当气温在30℃以下时)。上层必须在下层振捣密实后方可浇筑。 5.3分段长度宜取4—6m。分层浇筑时必须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下一段混凝土 编 制 者: 审 核 者: 接收单位: 接收负责人: 第页共页 预制场 编号 JSYZ-0001 工程名称 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 日期 2004-3-12 保证浇筑连续性。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向,上、下层混凝土接缝错开,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5.4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马蹄部分钢筋较密,为保证质量,可先浇完马蹄部分,后浇腹板。其横隔梁的混凝土与腹板同时浇筑,浇筑时应分段分层,平行作业。 5.5为避免腹、翼板交界处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纹,可在腹板混凝土浇完后略停一段时间,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浇筑翼缘板。但必须保证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将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及时整平、收浆。 5.6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尚未达到15-20Mpa,不拆除模板。按要求制作抗压强度试块,每还应制作一组与同期养护试块用以检查张拉前梁%以上时,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设备包括张拉千斤顶、高压油泵和压力表。.1 张拉程序: O-初张拉(划线记号,控制张拉应力的10%)-con(持荷2分钟锚固)。张拉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分级,张拉同步张拉时,油表读数应准确,认真测量伸长量及钢绞线回缩,并做好记录。钢绞线回缩和锚具变形小于6㎜。.3 张拉步骤: 6.3.1 第一步先将钢绞线略微张拉,以消除钢绞线松驰状态,并检查孔道轴线、锚具和千斤顶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6.3.2 当钢绞线初始应力达到张拉控制的10%时,可在钢绞线上划上一个记号,作为量测延伸率的参考点,并检查钢绞线有无滑动。 制 者: 审 核 者: 接收单位: 接收负责人: 第页共页 预制场 编号 JSYZ-0001 工程名称 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 日期 2004-3-12 6.3.4张拉操作认真做到三对中,即孔道、锚固、千斤顶对中;一慢二快,即大缸充油 慢,对中找平动作快。 6.3.5 张拉时两侧同步进行,统一指挥,分次进行,每张拉一次观察有无滑丝,滑移现 象,出现异常查找原因,立即处理。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如果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张拉设备应重新校验:千斤顶漏油;油表指针部回零,调换千斤顶油表。 6.4 计算公式: 6.4.1 预应力钢材平均张拉应力的计算:(正弯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