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藏书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四大藏書家 四家,首推鐵琴銅劍樓,是清中葉以來,歷史最長久。詩云:“琴劍飄零百百宋空,八千卷散海源同;崢嶸一閣留天壤,文獻東南此大宗。”詩中所提是晚清南北四大藏書樓,即江蘇常熟鐵琴銅劍樓 南瞿 ,山東聊城海源閣 北楊 ,浙江湖州陸氏皕宋樓,杭州丁氏嘉惠堂八千卷樓。 一、鐵琴銅劍樓 鐵琴銅劍樓位於歷史文化名城常熟古裏鎮,是清代四大私家藏書樓之一。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建築面積285平方米。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原名“恬裕齋”,創始人瞿紹基,瞿氏五代藏書樓主都淡泊名利,以藏書、讀書爲樂。瞿氏第二代、紹基之子瞿鏞,對鼎彝古印兼收並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爲珍愛一台鐵琴和一把銅劍,鐵琴銅劍樓由此得名。在全國各地的眾多古藏書樓中,鐵琴銅劍樓與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浙江歸安陸氏“皕(音bì)宋樓”、浙江錢塘丁氏“八千卷樓”合稱爲全國四大藏書樓,有“南瞿北楊”之稱。四大藏書樓中,鐵琴銅劍樓巍然獨存。該樓系蔭棠先生之祖建於乾隆中。原有四進,其中第一、二兩進毀於抗日戰爭中。收儲多爲鄉邦文獻 以及未收入《鐵琴銅劍樓書目》之宋元明本及舊鈔批校諸書,長篇巨著不多。藏書除部分遭劫外,絕大部分于建國初由瞿氏後人捐贈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常熟市圖書館等。 爲陽湖縣學訓導瞿紹基及子孫五世藏書處 。因主人收藏有鐵琴與銅劍,故命名爲“鐵琴銅劍樓”。樓主瞿氏數代藏書,給後人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1991年12月,鐵琴銅劍樓紀念館開館。在常熟歷史上,從中國文化發展史看,自明代趙琦美“脈望館”、毛晉父子“汲古閣”、清初錢謙益“絳雲樓”、錢曾“述古堂”以後,瞿氏鐵琴銅劍樓更有其獨特的地位。 鐵琴銅劍樓之藏書,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經嘉慶、 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民國數朝,又從新中國成立至今,經歷了初創、發展、鼎盛、劫難、穩定、善終等階段,給後人留下了比較完整的藏書和藏書樓,爲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海源閣 海源閣,海源閣現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歷史上(清代)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進士楊以增所建,總計藏書約4000餘種、22萬餘卷。珍本書主要得之于黃丕烈等藏書家,很多是孤本秘笈。故與其現存的藏書書目有《楹書隅錄》及《續編》、《海源閣宋元秘本書目》。其中宋元珍本逾萬卷。與北京的文淵閣、皇史宬,寧波的天一閣同爲中國歷史上公私藏書典範。它與江蘇常熟縣瞿紹基的“鐵琴銅劍樓”,浙江吳興縣陸心源的“皕宋樓”,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樓”合稱清代四大藏書樓。其中以瞿楊兩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書爲最多,因之又有“南瞿北楊”的美稱,深爲海內外學者所仰慕。 地理位置及相關介紹 海源閣藏書樓位於光岳樓南萬壽觀街路北楊氏宅院內,爲單簷硬山脊南向樓房,面闊三間,上下兩層,下爲楊氏家祠,上爲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笈收藏處。藏書樓上層中間門額上懸掛“海源閣”陽言語匾額一方,爲楊以增親書,額後有楊以增自題跋語。 海源閣藏書浩瀚,是楊氏四代人潛心搜集的結果。楊氏第四代人楊保彝編著《海源閣宋元秘本書目》及《海源閣書目》計有208300卷有餘。另有不載于書目者尚多。 海源閣爲單簷硬山脊南向樓房,上下兩層。下爲楊氏家祠,供楊氏先人牌位,上爲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笈收藏處。藏書樓前有一長條狀小院,東側有兩座長廊式高臺讀書亭。樓下東首爲通往後院的通道,楊宅第四進院內爲海源閣明清版本藏書處。海源閣藏書浩瀚。至清末,海源閣藏書已達三千二百三十六種計二十萬八千三百卷有餘,是楊氏四代人潛心搜集的結果。後歷經戰亂,迭遭破壞,所藏圖書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輾轉收入北京圖書館和山東省圖書館。現已在原址按原來的結構樣式重建,並開始對遊人正式開放。 三、皕宋樓 湖州的皕宋樓:皕宋樓藏書爲三部分:皕宋樓(藏宋元刊及名人手鈔手校者)、十萬卷樓(藏書以明刊本爲主)、守先閣(.藏明後及明刊的重校本和傳鈔本)。距今一百三十多年前的大清同治年間,著名藏書家鬱松年的宜稼堂藏書開始散出,引起各方的爭購風潮。據時人李宗蓮《皕宋樓藏書志序》說皕宋樓中藏有“宋刊至二百餘種,元刊四百餘種”,皕宋樓超過天一閣的地方有五;大學者俞樾的《陸心源墓誌銘》也持此說。葉德輝《書林清話》雲:“如近人陸心源之以比宋名樓,自誇有宋本書二百也。然析《百川學海》之各種,強以單本名之,取材亦似太易。況其中有明仿宋本,有明初刻似宋本,有誤元刻爲遼金本,有宋板明南監印本,存真去偽,合計不過十之二三。自欺欺人,毋乃不可”---只有五十種上下,不能確信。 藏書 昭和五年(1930年)出的《靜嘉堂文庫圖書分類目錄》---原屬皕宋樓藏書的有:宋版書一百二十四部,二千七百七十九冊;元版書一百一十六部,二千零七十冊;金版書一部,十冊。皕宋樓藏書散出,如吳興周越然之言言齋,曾收宋纂圖互注《南華真經》、稿本《吳興蠶書》、明初本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