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菇

平菇 平菇 名称及分类地位 1.平菇广义是侧耳属可食种类的通称. ( Pleurotus Spp) 短柄侧耳 金顶侧耳 白黄侧耳 裂皮侧耳 栎平菇 阿魏侧耳 小白侧耳 糙皮侧耳 贝形侧耳 肺形侧耳 粉红褶侧耳 漏斗状侧耳 美味侧耳 灰白侧耳 榆干侧耳 核耳菇 2. 狭义单指糙皮侧耳 ( Pl . ostreatus) 3. 分类地位: 伞菌目 口蘑科 侧耳 平菇是当今世界上栽培最多的四大食用菌(蘑菇、香菇、草菇、平菇)之一。 用锯屑瓶栽迄今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1972年刘纯业用生料棉籽屑培养平菇成功后,河南、湖北、河北等省开始大面积生产. 1978年河北晋县利用棉籽屑获得高产后,栽培更为广泛,近年几乎遍及29个省市. 1988-1989年总产量800kt 左右,在大城市郊区已成为一种四季供应、人民最喜爱吃的食用菌。子实体:丛生、叠生或单生 菌盖:5-21cm ,颜色从白色至灰白、青、灰色 。 初呈扁半球形,后平展 ,呈扇形。 菌褶白色 ,延生。 菌柄有或无,肉质至半纤维至。 菌柄侧生(特殊:黄白侧耳即姬菇中生) 孢子无色、孢子印白色。三. 生活条件 (一) 营养 平菇属木腐菌类。自身酶分解能力 强,能降解大分子物质,各种C、N化合物(如玉米芯,甘蔗渣和粉碎的阔叶树叶)均可利用,培养料的来源广泛 。 在自然条件下,一般簇生于杨、柳、榆、栎等多种阔叶树的枯枝或活树朽木上。 人工栽培以木屑、稻草或棉籽壳等为培养料,提供碳素营养,适当增加米糠、麦麸、玉米粉、黄豆粉、尿素、铵盐、硝酸盐、蔗糖、石膏等提供氮素、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可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提早形成。平菇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为宜,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以30~40︰1为宜。(二) 环境 温度 平菇的孢子萌发最佳温度为24-28℃。 菌丝在5-32℃均可生长,最适为24~26℃左右. 子实体形成因种性不同,不同菌株原基形成对温度要求有差异:一般4~28℃,最好为10~24℃。 低温型(13-17 ℃) : 糙皮侧耳, 叠生 中温型(18-24 ℃) : 佛罗里达侧耳(丛生)、凤尾菇(单生)、金顶侧耳(丛生) 高温型(25-30 ℃):红平菇、鲍鱼菇(群生或伞生) . 水分与空气湿度(RH) 平菇菌丝生长时,要求培养料含水量55%~65%,空气相对湿度应在60%~70%。 基质种类与水分含量有关:木屑培养基60%、棉子壳培养基65%、稻草培养基70%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低于80%子实体生长发育缓慢,若高于95%,菌盖容易变色、翻卷、腐烂。. O2与CO2 平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菌丝体生长阶段耐CO2,缺氧能正常生长。但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通气良好。 在缺氧的条件下,就不能形成子实体或产生畸形: 柄分枝,鹿角状 柄特粗,盖小 无盖 4. 光照 平菇菌丝在黑暗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强度为10Lx 。在光线过暗时形成菌柄细长、缺菌盖的畸形菇。 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不易产生子实体。 强光也会妨碍平菇的正常生长。5. pH值 菌丝体生长阶段 5.5-6.5 子实体生长阶段 pH 6 菌丝在pH5-9之间能生长繁殖。在生长过程中,如遇到偏碱的环境,由于代谢作用,能使pH值下降很快。pH值越大,下降的幅度也越大,至平菇菌丝长满瓶后,不同处理的pH值逐渐接近,均须在pH6以下时方能形成原基。随着平菇的多次形成,pH值逐渐降低,即培养料逐渐酸化。为使平菇生长发育良好和获得高产,在培养料配制时,pH值以偏碱为宜。理论上讲: 木腐菌:平菇、香菇、银耳、金针菇、猴头均可生料栽培 实际上:目前可大规模生料栽培的主要是平菇棉籽壳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97%、石膏1%、石灰1%、过磷酸钙1%。 (2)棉籽壳87%、米糠或麸皮10%、石膏1%、石灰1%、过磷酸钙1%。 (3)棉籽壳96.5%、石膏1%、石灰1%、过磷酸钙1%、尿素0.5%。 (4)棉籽壳97.75%、石膏1%、石灰1%、氮磷钾复合肥0.25%。2、秸秆培养料配方 (1)稻草93.85%、石膏1%、玉米粉5%、尿素0.15%。 (2)稻草55%、棉籽壳42%、石膏1%、石灰1%、过磷酸钙1%。 (3)稻草87%、麸皮10%、棉籽饼或花生饼、豆饼粉2%、石膏0.5%、石灰0.5% (4)麦秸96.5%、石膏1%、过磷酸钙1%、石

文档评论(0)

bh10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