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2008.9.20更新).ppt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2008.9.20更新).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2008.9.20更新)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欧洲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城市雏形。 2.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城市规划的记载: 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 此外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 评价:《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形成了我国历代都城建设的礼制规范,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3.战国时代的《管子·地员篇》中关于城市规划的记载有: 关于居民点选址的要求“高勿进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完全打破了《周礼》的单一模式的束缚; 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宜采用功能分区的制度,以发展城市商业和手工业。 评价:《管子》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建立起来了。 4.《商君书》关于城市规划的记载有: 论述了都邑道路、农田分配及山岭丘谷之间比例的合理分配问题; 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 评价: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5.历代都城建设的突出特点 秦咸阳:无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中神秘主义色彩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出现了复道、甬道等多重的城市交通系统。 汉长安:历史上称为斗城,因外形与北斗星相仿之故,实际上是建宫室后再筑城墙,城北为避开渭水而呈曲尺形。 东汉洛邑:功能分区明显;强调中轴对称,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曹魏邺城: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 三国吴金陵:强调“形胜”,是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与自然结合理念思想综合的典范。 南北朝:佛教和道教的空前发展。 隋大兴(长安)城: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先筑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区的坊里。 隋唐长安:分区明确,以宫城为中心,严格的中轴对称,规整的方格路网,封闭的坊里制。 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关于改建、扩建东京(汴梁)而发布的诏书是中国古代关于城市建设的一份杰出文件:它分析了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论述了城市改建和扩建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建、扩建的规划措施;还提出了规划的实施步骤;此诏书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代表性文献。 宋开封城:开放的街巷制。 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布局,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周礼的王城空间布局制度。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古代城市的典型格局以各个朝代的都城最为突出。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城市形制达到了完善的境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和宗法礼制。 6.总结: 以儒教思想为主线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 以尊重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主线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 二、欧洲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追求几何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与秩序的美;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当时的城市(如米列都),广场和公共建筑(如神庙、市政厅、露天剧场和市场)取代了宫殿,作为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 2.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关于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3.16-17世纪的凡尔赛规划; 4.1889年西特《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渊源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战后城市发展模式理论的演化 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渊源 1.空想社会主义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规定了地方当局对污水排放、垃圾堆积、供水、道路等方面应负的责任。由此开始,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污水法规建立起一整套对卫生问题的控制手段。对工人住房的重视也促成了一系列法规的通过,如1868年的“贫民窟清理法”和1890年的“工人住房法”等,这项法律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住房。 3.巴黎改建 以豪斯曼为行政长官的巴黎市政府看到了巴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大量问题,通过政府直接参与和组织,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 以道路切割来划分整个城市的结

文档评论(0)

nfv0506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