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朝服饰研究目录
一、古籍与专著
1.(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2.(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晋)干宝:《晋记》,台北:艺文印书馆印行。
4.(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5.(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7.(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8.(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唐)段成式:《酉阳杂姐)),台北:源流出版社,1983年。
10.(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1.(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2.(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3.(唐)魏征、令孤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4.(唐)姚思廉:《梁害》,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5.(唐)令孤德菜:《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6.(后晋)刘峋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
17.(宋)李防:《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8.(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0.(宋)高承:《事物纪原》,台北:新兴书局,1968年。
21.包铭新:《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员研究》,上海:东华出版社,2007年。
22.蔡子谬:《中国服饰美学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23.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24.陈思:《宝刻丛书》,台湾艺文印书馆,1966年。
25.陈寅J洛:《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6.陈寅,洛:《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安徽黄山书社,19870
27.陈炎、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一一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28.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2期。
29.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
30.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31.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2.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陶俑泥塑的永恒艺术》,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88年。
33.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34.华梅:《中国服饰文化》,北京:中国出版社,2001年。
35.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黄能馥、陈娟娟:《中华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37.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年。
38.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局,2004年。
39.暨远志:《中国早期佛教供养人服饰》,《敦煌研究》1995年,第一期,页135~146。
40.李淞:《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41.李裕群:《山野佛光:中国石窟寺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42.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43.李域铮编著《陕西古代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44.李之檀:《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45.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46.运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台北:中华书局,2006年。
47.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一一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48.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安徽黄山出版社,1992。
49.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50.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5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2.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3.米文平:《鲜卑石室寻访记》,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
54.缪良云:《中国衣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
55.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6.孟凡人:《吐鲁番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壁画和纸画略说》,见《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