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支气管炎201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哮喘性支气管炎2013

小儿哮喘()诊疗方案定义 哮喘是因为感受外邪,或因伏痰宿根复加外感、饮食不当等因素而诱发,以喉中毯鸣有声,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或“性支气管炎”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发作前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发作。发作时喉间痰鸣,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4)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大部分患儿特异性IgE明显升高。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二)证候诊断 1.(1)咳嗽气喘,喉间哮鸣,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浮滑。 (2):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稠色黄,鼻流浊涕,发热面红,口干咽红,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3)外寒:咳嗽哮鸣,痰黏色黄,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滑数。2.缓解期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急性发作期 (1)治法:温肺化痰、降气平喘。 温肺平喘方(本科协定方):炙麻黄2g、桂枝4g、细辛1g、五味子10g、白前10g、法半夏6g、白芍6g、苏子3g、防风10g、甘草3g。 中成药:小青龙口服液等。 (2)治法:清肺化痰、降气平喘。 清热平喘方加减(本科协定方):炙麻黄2g、杏仁10g、生石膏先10g、地龙6g、葶苈子6g、蝉蜕6g、苏子6g、白芥子3g、甘草3g。 中成药:止喘灵口服液。 (3)外寒里热证 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大青龙汤加减。炙麻黄3g、桂枝5g、生姜3片、生石膏先15g、白芍10g、黄芩10g、五味子10g、甘草3g。 中成药:龙桂咳喘宁。 2.缓解期 (1)治法:补肺固表。 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人参10g、五味子10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10g、防风10g、甘草3g。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等。(二)中医特色疗法 1. 发作期 (1)针灸疗法:主要取定喘、天突、内关等穴位。 2.缓解期 (1)穴位敷贴 适应症:发作期、缓解期均可。 操作方法:取白芥子10g、细辛5g、甘遂5g、肉桂15g、延胡索15g等中药按一定比例加工粉碎,用生姜汁调制成干湿适中的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0.5cm左右的药饼,敷在患者双侧定喘、肺俞、大椎、天突等穴位上,每次约2小时。夏季三伏时每贴1次,连贴3年。 注意事项:治疗时避免电扇、空调直吹;治疗当日忌食酸冷、辛辣、油腻等食物。敷药后,有些患儿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些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应及时取下药物,用温水冲洗局部。 (2)膏方(冬至时开展)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人参五味子汤、四君子汤、补肾地黄丸、二陈汤等。胶类主要用阿胶,配料主要为冰糖、料酒等。 制作方法(可由定点的中药店代为制作):将药浸一宿,武火煎取三汁,沉淀沥清;文火收膏,加入料酒烊化的阿胶、冰糖,熬至滴水成珠为度。 服用方法:一般在冬至前2周开出膏方,冬至后开始服用,每次一汤匙,2次/d,用温开水调服。每料膏方约服2个月。 注意事项期间如遇感冒、食滞、腹泻等需暂停数天。 (三)西医治疗原则 1、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 2、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三)预防调护 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应用阿司匹林药物及食用含添加剂的食物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被动吸烟、漆味,饮用冰冷饮料等。 2.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小儿哮喘密切相关。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如及时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龋齿等。 3.避免过劳、淋雨、剧烈运动及精神情绪方面的刺激。 4.注意气候变化,居室宜空气流通,保证适宜湿度,阳光充足。冬季要保暖,夏季要凉爽通风。 5、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酸甜及鱼虾等海鲜食物。 四、疗效评价 五、难点分析 1、临床症型的归纳和更新 目前对哮喘的辨证分型分类繁多,如何对这些证型进行归纳和统一,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在规范辨证分型论治的基础上,发作期急则治其标,缓解治其本,联合中药贴敷、推拿疗法,注重对患儿缓解期的调理,极大程度提高了临床疗效。 2、(1) (2)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