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文学一

唐宋文学 章节名称: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授课时数:1 教学目的和任务: 了解唐代文学的总体风貌,总体特点及繁荣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繁荣原因的多维描述,唐代文学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唐代文学繁荣原因。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统一了全国,结束了270余年南北朝分裂的政治局面。但隋朝只维持了不到30年的时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李渊、李世民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起兵太原。第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并先后平定了其它的武装力量,于武德七年(624)统一了全国。唐代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的朝代。后人把繁荣的唐代,与汉代并列,称为“汉唐盛世。” 在文学方面,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的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从永嘉南渡(西晋怀帝年号,南迁)开始的漫长岁月里,文学一直在南北分裂的局面中发展,带着明显的地域色彩,有待纳入统一的进程之中。唐人的贡献,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了有唐一代辉煌的文学。 唐代文学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呢?这要追溯到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士人风气等诸多方面。 第一节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一、政治经济与唐文学 政治方面:政治开明 具体说来: 1.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 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分裂动乱的痛苦之后,隋唐实现了国家统一。隋唐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的地位,不得不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不得不照顾中小地主的利益,限制豪门士族的势力。自隋开始,士族地位开始下降,势力逐渐削弱,隋末农民大起义更是给士族以沉重打击,到了唐代,中小地主的地位明显上升,与之相应的措施就是: 2.科举制代替门阀制,改变了上层文人的成分。 隋唐一反魏晋以来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通过明经、进士等常科以及其他种种名目的考试,选拔官吏。唐朝许多宰相、大将都是科举出身,这也给下层贫寒的读书人指明了方向,激发了他们“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而科举制的施行,也促进了唐文学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科举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其次,围绕科举所展开的士子干谒、行卷之风等也促进了诗文、传奇文学的发展。 3.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文禁宽松、思想解放,这与唐代统治者的胡族血统有关,据陈寅恪考证: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纥陵氏,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因此,这个家庭不仅有着鲜卑血统,而且长期居住在北边,受到胡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因此,文人可以任意出入于儒、释、道诸家,言论比较自由。 总之,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 (二)经济方面:经济繁荣 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 隋唐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掌握的官田,无主地、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一部分农民。对豪强地主占有的过多的土地也予以没收,分配给在豪强地主土地上耕种的佃农。这样,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有所改善,国家也日渐繁盛起来,从贞观至开元一百多年中,农业、手工业生产不断上升。贞观时期,斗米值三四钱,成为历史佳话。手工业方面,绫锦、陶瓷、纸张、金属制品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说到这段历史,人们总喜欢引用杜甫的《忆昔》诗加以印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2.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 唐代极盛时期势力所及的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是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对外交通也非常发达,陆路有北、中、南三条路通往中亚和印度。水路上,中国海船可以远航至印尼、日本甚至红海。这些有联系的地方,对外交易都是非常频繁,中国丝绸、瓷器等最受国外欢迎,而经济文化的发达又让周边一些国家非常的向往中国。如日本就数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将自己的国家营造的与中国几乎一样,其首都就是仿长安而建。其它国家如朝鲜、印度,中亚各国与中国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3.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 唐代首都长安城,周围约有35.5公里,其规模之巨大,为当时世界所少见。全城人口共30余万户。南城商业区布满了“邸店”(旅店)和“商肆”(店铺),聚居着中亚、波斯、大食等国的外商。长安有五条大道通往全国各地。水路、陆路均相当繁华。除长安外,洛阳、扬州、广州、成都、凉州等城市也都非常繁华富庶,因为城市的繁华,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词和说唱文学在中晚唐时期也开始繁荣起来了。 4.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